返回第三章 奉命阻击  沂蒙黑姑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知道黑姑底细的都不感到惊奇。臂力是投石练出来的,准头是打羊打出来的,非一日之功。

陈大锤发现黑姑是棵好苗子,就有意培养。每次战斗前的总体部署,各种预见;战斗后的总结经验,个人体会,都让黑姑参加。再加上黑姑认识几箩筐字,在家时也去抗大分校听过军事课,战前战后肯动脑筋,每次发言都与众不同。

黑姑好学在队里是出了名的,刚开始接触地图时,她就感觉到这图太神奇了,甭说自己的家在上面,就是连自己放羊的沟沟壑壑也都在上面。比自己心里记得的还要清楚,还要准确。那些日子只要训练完后有时间她都要跑到队部里去看地图。临走还把陈大锤的那本《论持久战带走,一看就是一个晚上。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直接向陈大锤问个明白,一点也没有姑娘的羞涩。

后来,滨海大队根据滨海区委的指示,化整为零,全民抗日,对全区进行划片管理,每个片都要建立自己的武装,于是就相继成立了北山区队、南山区队、西山区队、东山区队。

黑姑离开了滨海大队,带着一部分队员回到了自己的村里,成立了滨海区西山区队。新队员便是周围村庄的男女青年们了,多数原来同黑姑一起放羊的那些羊倌。

黑姑当了西山区队长之后,从不盲目和鬼子交火。每次与鬼子交火,都是光赚便宜不吃亏。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反正周边都是熟悉的地形。知道怎么打,也知道怎么跑,更知道哪个地方更安全。黑姑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就是,打狼,不能让狼咬着;逮鹰,也不能让鹰啄了眼。

平时,没有战斗任务时,就天天练兵。在练好射击的基础上,又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经历,进行分组,放羊的那伙就成立了手榴弹组,地瓜带着一伙成立了地雷组,专门研究地雷布阵和爆破,还利用山里的石头自己制造石雷;又弄来硫磺和硝,闷些木炭,自己制作炸药。

不到半年,黑姑领导下的滨海大队西山区队成了滨海地区的战功最多、上缴战利品最多、自身损失最少的区队。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