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积玉堆金官又崇  我在燕朝当祖宗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时候公孙大娘见四海商人大额交易的时候,随身携带铜钱有诸多不利,便想出了钱庄这么一个机构,将铜钱存入安利号中,然后用作为凭证的铜票来交易,却是方便了许多。

而那时候安利号富有四海,又颇有信誉,所以全天下的商人门,也都不会担心那些储存铜钱的安全问题。

而后等到本朝正式建立后,安利号所发行的铜钱被朝廷承认为法定货币,于是人们对铜票的称呼也就逐渐成了纸钱。

只不过在本朝太祖公孙珣晚年的时候,太祖皇帝由于感慨安利号之日益强势,担心子孙后人控制不住这么一个几乎垄断了全国近两成行业、并对其他行业影响力也颇大的恐怖财阀,便亲自对安利号进行了一次拆分。

从此安利号一分为五。

而原先安利号下辖的钱庄,所有权也就被转移到了财政台的手下,由财政台联合一部分豪商,来负责纸钱的发行。

只不过自从钱庄转移到了财政台手下之后,这大燕朝的纸钱,却是逐渐贬值了起来。

因为首先,这么一个富得流油的垄断机构归到了一帮老官僚手下,自然就难免会变得呆板、僵硬,甚至是被贪官污吏上下其手的。

毕竟上面虽然有规章制度,但人民的智慧却是无穷的,底下自然也能想出应对之策。

就比如说,前几年御史台便查出了,有些钱库的守卒在运输铜钱的时候,居然会通过将铜钱藏进屁股中,进而偷钱!

以至于让朝中一片哗然。

因为用屁股藏钱这种事,实在是太过于匪夷所思了,简直是突破了那些士大夫们的想象力和道德底线!

而另一方面,朝廷之所以要发行纸钱,本来就是有利可图,本来在安利号时期,当时的纸钱就是超发的。

只不过货币发行权在安利号手中的时候,财政台还可以监督一二,让安利号不敢肆意妄为。

而当货币发行权在财政台手中的时候么……

虽然当时拟定的是由御史台来监督财政台的货币发行,可是御史台的人却不懂货殖啊,在财政台的老油子眼中倒是十分好忽悠。

连带着这大燕朝的纸钱,也都逐渐贬值了起来,近两年通常一百贯的纸钱在市面上,仅仅有八九十贯的购买力而已。

至于为什么还能有八九十贯的购买力,却是因为最初在本朝太祖时期,便规定了,朝廷所发行的纸钱,是可以用来交税的。

再加上毕竟新朝兴建不久,天下吏治尚清,财政台那帮老油子行事也都还有底线,所以这纸钱虽然贬值了,可在日常中却还能使用。

这也就是为什么典宗略一犹豫,便收下了的缘故,毕竟他打理的何家产业每年要交那么多税,这三百贯的纸钱也是肯定能用上的。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