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禄擢升的,据说此人是卓氏后人,善冶铁,煅百炼钢,便使他从众多的工匠中脱颖而出了。
除了冶铁工坊以外,在原本的矿山旁边,盐作坊、造纸坊、制衣坊三个作坊,也建成并顺利的投入了运行。
如今的出云山,即便是在这寒冬腊月里,也格外的火热。
出云山下,那座原本是由张岭大力修建,意图扩张自己势力的张氏坞,在他身故之后,自然而然的便归了刘云。
那里,如今是整个汉阳最为秘密的地方,由五百甲士护卫,等现人不得进。
那个地方,如今也是出云山几座作坊中规格最高的一座——火药坊。
所有黑火药的制造,工艺提升,制造相关产业,都在那里进行。
刘云这个甩手掌柜做的很彻底,在这些事情上,他只提想法,其他的,一概不管。
用他的来说,他就是一个行外人,这些事情他真的不懂。
但这些东西他见过,用过,也大概知道是怎么来的。
所以,他只提想法,剩下做的事情,归专业的人去做,反正他也做不出来。
不论古人还是今人,一样都是平等的,能造就春秋百花齐放,能造就那么繁杂文字的古人,并不愚昧。
他们,可能只是缺少一个启发的点。
甚至于在刘云看来,古人的智慧在有些方面,更为牛比。
关于作坊的那些想法,在闲聊的时候,刘云反复的提过很多遍,于是,公孙禄也就记了很多遍。
到最后,公孙禄才发现,单单只是李云的那些想法,他就堆了半个房间的竹简。
在冶铁上,刘云提过百炼钢,提过蒸汽机、提过无缝钢管,等等……
在制盐、制衣上,刘云提过生理盐水、缝纫机、棉衣物、皮靴等等一大堆。
然而刘云提过最多的,绝对要数,玻璃、望远镜、大炮、大狙这一堆。
但这一切,公孙禄都详细记录了,有些还有草图。
这也就是刘云是这里的主子,要不然,绝对会被人当成神经病给打死。
就更别说去记录这些东西了,听都不可能有人会听。
但正因为刘云是整个汉阳郡的主子,这些话公孙禄不但听了、记了,而且还逐步的开始实施了。
在一统汉阳郡之后,公孙禄几乎把全郡的工匠都召集上了出云山。
这一切,和皇甫显开始执行一系列的农业政策,差不多都是同期开始的。
关于那些想法,那些东西,即便所有人都没有听过,但主公下令了,这些工匠也必须绞尽脑汁的往那个方面去想,并想办法做出东西来。
……
金城的气氛,忽然间变得有些混乱。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传来的消息,竟然说盖勋在敦煌郡起兵了,纠合了近十万的大军,兵锋直指金城!
这个消息,就像这段时日以来,漫天纷飞的鹅毛大雪一样,传的到处都是。
不论富贾巨商,还是贩夫走卒,几乎所有的人似乎都知道。
但偏偏住在那座巍峨宫殿里,手握雄兵数万,权盖西北边疆的那些人,没有得到丝毫的消息。
这感觉,就好像是本应该什么消息都知道的人,偏偏给隔绝在了这个世界之外。
连着吵了无数次乱架之后,韩遂终于派出了斥候。
刺探范围,一直纵深到了以北十里地,几近到了破羌。
然而,哨探传回来的消息,和这茫茫白雪大地一样的洁白,什么也没有。
程银像是往常一样,带着几名亲兵上了金城那巍峨的城墙,他即是来巡视,也顺道散散心。
只有站在这高高的城墙上,才可以看见那波涛起伏的鹯阴河。
这条大河流淌而去的方向,是故乡的方向。
其实,程银不是一个念乡的人,万世功名比这来的更划算一些。
他只是没什么可想的,便想想,隔着千重山的河东故乡。
不想刚上城头,便瞧见了目不转睛望向北方的候选。
候选看的格外认真,凛冽的寒风,裹着雪渣子,自身畔刮过,他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程银干笑了一声,说道:“侯将军该不会真的以为盖勋那贼子会领兵叩关吧?”
候选闻言,扭头看了一下,说道:“事出反常必为怪,即便他们不会攻打金城,也会挑选一处动兵,只是如今我还想不出来,他们意图攻打何处!”
程银不由哈哈大笑了起来,他伸出被冻的通红的手,迎风抓了一把,说道:“侯将军,瞧见没?在如此的冰天雪地里妄动兵灾,除非他盖勋是个疯子!即便此时他真的领兵叩关,不消我等动手,这老天也会治了他这在冬天发疯的毛病。”
候选没有反驳程银的话,而是顺着说道:“三九寒天出兵,自然不是什么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