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笑了,吩咐人把棺材抬走,灵棚撤掉,让薛丁山去掉孝服,随后薛丁山又和何氏老夫人、两个嫂嫂见了面。
次日樊梨花对薛丁山说:“我受委屈是一方面,我总觉着对不起孩子薛应龙。”薛丁山脸一红:“是啊,夫人哪,我实在对不起那孩子。可是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要是有个明确的地点,我一步一头磕到他脚下,也像对待你这样,让他消了气,我在把他请回来。”
正在这时,家人进来禀报:“外面来了位小将军,骑着匹高头大马,还有位出家的道人也牵着匹马,马上有挺沉重的包袱,口口声声要求见姑娘。”樊梨花不知来者是谁,便带着薛丁山和仆人来到府门观看,这一看可把樊梨花乐坏了,这位小将军正是薛应龙。只见他扎中箭袖,挎着宝剑,大眼睛锃明刷亮,长眼睫毛忽闪忽闪的,还是那么精神,那么漂亮。再看这位老道,中等身材,身体微胖,头梳日月双抓髻,未根系着青头绳,身穿胖大道袍,圆领大袖,背插宝剑,手拿拂尘,面如淡金,两道苍眉,一双阔目,刷白胡须散满前心。别看这么大年纪了,两个眼睛雪亮,瞳孔都往外放光。薛丁山一看正是自己的老恩师王禅老祖,真是大出他的意料。前者老师跟自己断绝师徒之情,收回十宝,这件事对薛丁山刺激太大了。他想:大概我跟我师父缘分已满,我们爷俩见不着了。想想自己从十二岁的时候到了云蒙山,老师怎样把自己拉扯成人的?这几年的心血怎么补报哇!把老师气成那样,薛丁山内心甚感有愧,没想到他和樊小姐破镜重圆了,老师、应龙也都来了,薛丁山撩衣服跪倒在地:“恩师在上,不孝弟子薛丁山给恩师叩头。”王禅老祖看看他:“无量天尊。徒儿,免礼平身。”樊梨花说:“此地并非讲话之所,快往里请。”众人高高兴兴来到里边。程咬金一见:“嚄,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仙长你从哪儿来?应龙你上哪儿去了?把老太爷想死了,快过来吧,孩子。”薛应龙噔噔噔跑过来搂住程咬金,亲热劲儿就甭提了。一问王禅老祖和应龙的来历,老祖简单说了一遍。
自他把薛丁山的十宝收回以后,就赶奔香山大白云观找三元李靖。李靖一怒之下把薛应龙带回大白云观以后,想起薛丁山的所做所为,恨得他牙根都痒痒,三元李靖的火挺大。王禅老祖之所以上白云观就是给他解释这个事。这两个人都是武林高手,世外高人,早都认识。王禅把往事介绍介绍,把收回十宝的事也说了:“我现在和薛丁山割袍断义,师徒的感情没了,十宝都收回来了,就是为道兄你出气。但我这是吓唬他,如果出自内心,就说我和薛丁山彻底断绝师徒关系,还不是那个意思。像这样的孩子就得磨磨他的性子,不这么收拾收拾他不行。”经过王禅老祖的劝解,三元李靖气才消了。二老一想,憋憋他的性子吧。他们在白云观住了很多天。李道爷问薛应龙:“你还乐意不乐意奔前敌?”薛应龙乐意!他师父逼着他回来,他就哭着不高兴,他觉着军营的生活太有意思了。所以薛应龙天天说要回前敌。李靖一看,自己还要赶赴四川峨眉山盘道,就把薛应龙托付给王禅老祖,求他见着樊小姐和唐营众将代为解释,把这孩子安顿一下。王禅老祖满口应承,这才带着十宝,领着薛应龙,赶奔寒江关。他们已经到这两天了,找个僻静的地方住下来,把寒江关发生的事情弄得了如指掌,薛丁山所受的罪也问得清清楚楚。老道心说应该这么收拾他,樊小姐这么做太对了,所以他们没露面。昨夜夫妻破镜重圆,言归于好,今早仙长就知道了,他一看差不多,是时候了,这才把薛应龙送来。
大伙儿听完了介绍又惊又喜,薛丁山面红耳赤,知道这些事都从自己身上引出来的,一伸手把薛应龙拉到身边:“孩子,你还恨我吗?我对不起你。”“爹,您别说这话了,我就一个要求,您承认我是您亲儿。”“好孩子,你要乐意我求之不得。”程咬金说:“孩儿嘞,再磕回头,管他叫爹。”薛应龙挺天真,当真事一样,赶紧跪倒在地,给薛丁山磕了仨头,转过身又给樊梨花磕了仨头。爹长娘短叫个不休,屋里人一个个捧腹大笑。薛丁山知道这小伙子能耐太大,自己未必能敌得过他,现在唐营缺兵少将,要多这一员虎将可大有用了。王禅老祖又把十宝还给徒弟,告诫再三,老仙长才飘然而去,众人也不便勉强。
第二天,樊梨花传下开拔令箭,三万铁甲军在校军场整齐严肃等待出发。樊小姐亲自把军队检阅一番,跟母亲、嫂嫂告别,跟陈忠告别,随带一百二十名女兵,来到校军场。三声炮响惊天动地,大军浩荡荡向前敌出发。
大军这日来到唐营,太子李治率众将亲到辕门外迎接。这时大帐中锣鼓喧天,真比过年还热闹,众将士亚赛众星捧月一般把樊小姐接进中军宝帐。程咬金带着薛丁山、薛应龙见过皇上李世民,把以往的经过诉说一遍,李世民听完大喜,传口旨全营祝贺。酒席筵前,李世民亲口提出,加封樊梨花为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之职,明天举行授印典礼。
第二天樊梨花金台拜帅,太子李治代表皇上把扭头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