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9,医学生工具人化  汉末改造计划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接下来几天时间,二位大佬又用盘尼西林,救治了几位“小白鼠”之后,神药之名在蓟县不胫而走。

借着突如其来的神药名声,大家想要开医馆的事情,可以说是水到渠成,考虑到医馆夜间也需要营业,所以选址的地点,放在了城墙外面的违章建筑区中。

此时刘贤手中也不缺钱,便直接买了四栋民宅,将其打通之后,准备改造成为结合诊治,抓药,住院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起名同仁医馆,含义是一视同仁的意思。

医馆的改造,正常来讲大概需要两个月左右,可在五铢钱开路下,前来的匠人和帮工们,嘬着牙花子,用力的跺着地面,指着老天发誓一般的答应,肯定在一个月内完成,不然分文不收。

一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改造的期间,刘贤自然也能不闲着,同仁医馆既然马上要成为新的财源,增加产量和研究能力,必然是日程内的事宜。

所以在两位大佬不太情愿的状况下,华老爷子的三位徒弟,一起通过之前的祭祀仪式,得到了进入后院实验室的资格。

当然了,只是进入外部实验室,至于密室内的核心实验室,他们连知道的资格都还没有。

接着两位大佬在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噪音下,像刘贤抱怨道,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出,烦都要被烦死了,还怎么进行研究。

刘贤只能安抚两位大佬,让他们朝好的一方面看,毕竟实验室内的工作繁重,就算现在不教,以后也要教他们,还不如趁现在把他们拉进来帮忙,两位大佬还能轻松点。

此时盘尼西林的制备数量,实在是不不多,培养皿中的菌环,成功率最高也才一半,平均下来的产量,每天也就能做出一针左右,而三针才能够一个疗程。

想要拯救普罗大众,产量必须增加,而量产的方法,也要再想办法,这些事情,都需要更多人手。

好说歹说之下,两位大佬只好点头同意带学生,顺便还从刘贤手中,接受了虏疮的研究任务,也就是天花的研究。

此时天花已经传入了我国,第一例有记载的病例,就发生在南阳击虏,两位大佬游方天下,早就知道此事,甚至还亲眼见过。

天花虽然比不上此时其它瘟疫带来的灾害性后果,但也是危害大汉人民健康,第二梯队中的主力军。

在蓟县也有不少流民,身上有着明显的得过天花的特征,两位大佬对此也很担心,所以痛快的接下了任务。

刘贤已经将牛痘防治技术,告诉了两位大佬,后续的研究,主要是对天花病菌的研究,主要工作是将不同的天花病株区分一下,好制备牛痘。

另外,最近宅子里多出的人头,有张神医和华老爷子的族人,也有李当之和吴普的族人,另外就是张神医新收的弟子,以及华老爷的徒孙,算上宅子里的五只虎仔,已经有了三十多张嘴等着吃饭。

这还只是现在的情况,听二位大佬说,此时正有一大波医家传人,正在往蓟县赶来。

想想宅子里嗷嗷待哺的人,再加上自己身边嗷嗷待哺的工具人们,再再加上即将抵达的一大票人,刘贤必须加快自己赚钱的速度。

于是接下来的重要工作,就是挑选新的工具人了。

没看刘贤想在涿县开棋牌室,都找不到合适的经理人选么?而且刘贤的后续计划,也还需要更多的人手。

所以增加人力资源,扩充基本盘,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阶段。

先是在集市上,又雇佣了十多名工具人之后,刘贤又来到了棋牌室中坐镇。

坐在棋牌室中的刘贤,对于这十多名新收工具人,表示无力吐槽。

清一色的破产农民,除了种地啥也不会,一个有手艺的人都没有,最多就是会编编草鞋,哪怕木工活都做不了,唯一的优点,就是老实巴交,且对刘贤视若救星。

有总比没有强,自己后续计划多得是,后面刘贤在给他们安排工作,现在只能带着他们四处闲逛,用来增加一下好感度和熟悉度。

富贵人家这边,倒是没让刘贤失望。

老实巴交的赵垒株,把富贵人家经营的四亭八当,别看他人很老实,且没什么独立思想,可是一板一眼的执行刘贤定下的规矩,还是没有问题的。

比如说对内,每个牌桌上的杯子里,必须随时有水,果盘必须足额,所有的服务人员,必须面带笑容,牌局刚一结束,就必须有人过去抽水码牌。

对外则是,税官前来收税,必须一文不差奉上现钱,临走还要送上果篮,门外巡街兵丁经过,必须热汤瓜果奉上,每月还会多给半斤大肉(肥猪肉)。

总之刘贤想到的一百多条规矩,他是一板一眼的完全做到了,这种人虽然不可能有什么惊喜给老板,可你要说他会干出圈,那也是不可能的,用起来十分放心。

刘贤对自己的第一个工具人的表现,可以说十分非常满意,当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