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八章 谋划辽南(求推荐票、求收藏)  明末之兴汉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抛开一些山地、沼泽等不适合居住耕耘的土地,鲁若麟觉得挤一挤养活上百万人应该问题不大。

也许初期粮食供应会是个大问题,但是有济州岛和江南的粮食作为来源,应该还是可以撑的住的,无非就是成本会高一些。但是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不是问题,这点自信鲁若麟还是有的。

何况一旦在辽南地区站稳脚跟,一些产业也可以在这里扩展,比如对原材料需求较高的钢铁产业、造船业、羊毛纺织等。除了满清的军事威胁,这里的生产条件一点也不比济州岛差,甚至更好。

跨过渤海湾就可以与关宁军建立联系,辐射整个漠南蒙古,市场更近,原材料来源更方便。京师这个最大的消费地区也将纳入到兴汉军的商品直销范围,获得更多的利润。山东地区的矿藏资源也可以非常方便的运到辽南,仅仅只有一海之隔。

只要完成这一布局,整个渤海湾都将是兴汉军的势力范围,为兴汉军提供原材料和倾销市场。哪怕是满清,鲁若麟也没有想过就这样轻易放过,是时候让这些野猪皮知道贸易战的威力了。

更重要的是加入明朝阵营可以更加方便鲁若麟收集人才。大明人口众多,埋没的人才多了去,鲁若麟以前无法招到人才,最大的制约就是名分问题。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只要鲁若麟加入明朝,虽然依旧是一个独立的割据势力,但好歹也是明皇治下,心理障碍会小很多。只要解决了名分问题,相信会有更多人愿意到兴汉军里寻找机会。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