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脸的沉痛。
王德川一直以来压力非常大,他知道日本人在济州岛和汉人中的口碑并不好,对于他带领的济州岛骑兵营很多人都在鲁若麟面前提出过质疑,一度让他以为自己的位置不保。好在鲁若麟给了他充分的信任,一直坚定的支持他,他才能坐稳这个位置。
现在经过一场与鞑子的大战,虽然骑兵营的伤亡让他非常心痛,但是取得的战果也非常丰盛,发挥的作用非常关键,让这支以日本人为骨干的骑兵营真正的站稳了脚跟,令他非常自豪。这次鲁若麟让他主持葬礼,就是对他和骑兵营的肯定。
之后就是在场的士兵高唱《无衣》,为自己的战友送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在浑厚悠长的歌声中,那种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气势勃然而发。济州岛士兵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百姓中有不少是读书人,被鞑子强行掳掠至此的,他们当然知道这是昔日大秦帝国赫赫有名的《无衣》战歌,秦国虎贲们高唱着《无衣》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纵横无敌,是让所有对手都畏惧的虎狼之师。如今从济州岛士兵的口中听到这首大秦战歌,这些感性的读书人有感于自身的遭遇和大明被鞑子肆掠的窘境,纷纷热泪盈眶,嚎啕大哭:“若王师皆如此,何至让鞑奴猖狂至此啊。”
当一个国家的军队不强大,人民就得不到保障,大明的士大夫们正在品尝自己种下的恶果。
最后在一阵朝天的排枪声中,这些士兵被送上火架火化,他们的骨灰会和遗物一起交还到家人的手中,最后安葬进烈士陵园。
生活需要仪式感,军队同样如此。正是这样庄严肃穆的仪式增加了士兵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精神力量的加持使得这些士兵更加的强大。
那些大明的百姓同样非常震撼,原来粗鄙的武夫也可以如此有尊严,难怪这些士兵这么强悍,连鞑子都被打的丢盔弃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