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一章 荀家有子,天资聪颖  三国飞将吕布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子荀恽,拜见温侯,拜见诸位将军。”

“嗯,起身吧。”吕布淡淡的吩咐道。

“家弟顽皮,还请温侯看在其年少无知的份上,原谅一番。顗弟,还不快快为温侯道歉,然后过来?”荀恽直起腰后,将荀顗招呼过来,面色从容道,“春耕在即,家父正在处理春耕农具耕牛调用一事,须些时辰,还请温侯稍安勿躁。”

“本侯要进去等。”

吕布不冷不淡的说了一句,随后翻身下马,步履稳健的走进了木屋,门旁的荀家二子想要阻拦,却被吕布冷冷一瞥,吓得倒退数步,荀恽还好,毕竟已经成年,旁边的荀顗吓得仿佛看见了恶鬼般,接连倒退数步,一屁股栽倒在地上,浑身上下汗流雨下!

泰山?荀顗没见过泰山,但他能从吕布那眼神中,感觉到凛冽的寒冬,浑身每一滴血液仿佛都停止了流动,一股强烈的压迫感,让他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如果有泰山压顶,可能就是像这样吧。

推门入内,房间里的布置一览无遗,三张小床整齐摆放在一起,剩余的空间都被案牍和竹简文书所填满,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好好一个八十平米小木屋,愣是让荀彧住出了北漂出租屋的感觉。

离得老远,隔着地面整齐排放的竹简文书,可以看见荀彧那单薄的背影,正伏在案牍上工作着,不知在批改什么东西,房间虽然看起来很简陋,天棚上也有好几个窟窿,但屋子里依旧弥漫着一股格外清淡的香味,犹如花朵盛放时的芳香扑鼻。

“”吕布轻手轻脚的挪到荀彧身后,不动声色的站着,观看着荀彧批改文书。

寻常官员批改文书,也不过就是走过个过场,都是由他们来发号施令,至于之后怎样怎样,就与他们无关,那都是下面小吏的事。

但荀彧批改文书不一样,不管什么官衔的官员,都必须在文书上详细的将内容写下来,比如让郭嘉盖一栋房子,需要用十斤水泥,二十斤木材,所使用材料的数量,剩余材料的数量,就连建造的过程都必须一五一十的写下来。

然后荀彧再通过枢机处和督邮提供的情报进行对比,但凡有出入的时候,就会标注起来,然后下达彻查的命令,将第二次报告继续进行对比,如果依旧对不上,不管涉及的事情重不重要,他都会派可靠之人进行调查,或者是亲自去调查。

这不,短短十分钟,就有了三起这种事件,都被荀彧将文书放在一旁,格外处理。

不知过了多久,荀彧才将身边厚厚一摞文书放在一旁,回头满脸无奈的看向吕布道,“主公,您有什么事就说吧,别往荀某后面一站,风都过不来了。”

“哈哈哈。”吕布被逗得莞尔一笑,随即忽然意识到什么,脸一板,双手环胸,沉声质问道,“本侯问你,今日你为何早早离去?可是不满意本侯封王一事?”

“主公,古”

“停!”吕布打断了荀彧的长篇大论,黑着脸道,“别说文绉绉的话,听不懂。”

“好吧。”荀彧无奈的摊了摊手道,“这天下终究还是汉室的天下,主公冒然称王,于礼不合,此乃激进之举,请恕荀某不能苟同。”

“哦?你的意思是,这天下不属于汉室了,我就能称王了?看不出来,你还不是很古板嘛。我还以为你要因为这件事跟我决裂呢。”吕布也算松了口气。

“哈哈哈。”荀彧畅快大笑,笑了之后,忽然感觉心里舒畅了很多,他笑着道,“荀某与主公虽相交甚晚,但主公秉性,一摸就透,主公平日里说话办事,最为直爽,凡事不说则已,一旦说了,那必然会付诸行动。主公待我至诚,胜似挚友,自当无话不谈。更何况主公喜欢说话爽快的,郭奉孝就是依靠这个秉性才成为你的心腹吧?哈哈,荀某说句心腹之言,这天下除了你吕奉先,他人也难成就大业。当然,这天下纷乱之局终究会平定,但如果有主公在,这平定的速度会快上十年,甚至二十年,为了让百姓少受点苦,荀某岂能与主公决裂?”

凡事开了头,后面的话也就顺畅了许多。

“只是主公如今身份地位不同,凡事说话,须得三思而行,若是传将出去,主公费劲千辛万苦建立的好名声,恐怕就要毁于一旦咯,因此,称王一事,务必不要再提。除非万不得已,否则绝对不能称王。”

“你说这话我爱听。”吕布快步走到了荀彧对面,一屁股坐了下去,忽然想起了什么事,认真的问道,“文若,你觉得曹孟德这个人怎么样?”

“可是荀某之侄所辅佐的曹操曹孟德?”见吕布突然问起曹操,荀彧也有点发怔,随后缓过神来,稍微思索了一番后,荀彧点头道,“此人是个人物,白手起家,先后经历数场黄巾之战,居功甚伟,与刘备孙坚堪称军中之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用兵之道诡异莫测,善用奇谋,短短时间能够扭转战局,奠定胜利,这是智谋。与董贼虚以为蛇,这是隐忍,刺杀董卓,这是勇气。顺利逃脱追捕,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