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闻言,脸色顿时舒展了一些,微微有些笑意,说道:“这孩子我常带在左右,的确有异于其他皇子。虽然年纪只有七八岁,却不贪玩,喜欢读书,过目成诵,书中大意,朕略加指点,即能明了,甚至还可举一反三,言谈可观。前两年,一次宫中夜里失火,朕披衣登楼查看火势。熙祖在旁边,拉扯我的衣袖,要我躲到屋檐下,我就问他为什么要躲起来;他回答说,火灾发生得很突然,现在又是夜晚,要防备那些不轨之人,不应该站在有光亮的地方被人看到。你看,这哪里像个五六岁的童稚呢?”
石崇立即附和了一声,王济依然正襟危坐。司马炎意犹未尽,继续说道:“前一阵子,我带他去内府饲养场转悠,他看见猪圈养的大肥猪,对我说:‘阿翁,这些猪已经养的很肥了,为什么还要浪费粮食呢?不如把它们宰杀了犒赏朝士。’这就是前两天五品以下京师官员每人都分到了一块肉的原因。”
石崇立即接口道:“这也有赖陛下栽培,熙祖必能光大皇室,令龙庭生辉。这样的好孩子,可真不是谁家都能有这个福气。我记得刚刚被罢免的大司农刘寔,就是因为他儿子刘夏以贪污得罪而受到牵连。你说,这个刘寔,论品行才干在大臣中也是首屈一指,怎么就教育不好一个孩子呢?”石崇很惋惜地说,“刘寔有一次跟我说起过这事情,他说人的志趣品行是通过自我磨砺才逐步达到的境界,是通过所闻、所见、所知、所交,不断地鞭策激励,才能趋于完善。单纯靠父亲和老师的督导教诲,起不了很大的作用。”
正闲谈之际,侍女们推门而入,顿时鲜香四溢。侍女给每人献上一个琉璃盅,以及一副筷子和匕首,便退下了。司马炎用匕首切下盅里的肉块,尝了几口,不禁啧啧称赞,问道:“这是什么?怎么如此鲜香?”
王济慢悠悠地回答说:“这就是蒸乳猪。只不过这个乳猪是用人奶喂大的。”
司马炎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他皱了皱眉头,丢下手中的筷子和匕首,面无表情地站起来,径直走向房门口。石崇不知所措地看了王济一眼,慌忙站起来跟了出去。司马炎一言不发地上了车,石崇整整衣冠,也爬上车,车立即就开动了,随扈们颇为狼狈地跟在后面。王济却平静地踱着步出来,朝着远去的车马和扬起的尘土,深深一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