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新丰县子  贞观传说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日头斜挂在西边,远处就是骊山。

骊山山脚,是皇室冬日里使用的汤泉宫。再往四周扩散,是一大片的平原。

“袁县子,那边那座庄子,连着周围八百亩的田地,就是您的封地了。周围一千多亩,也都是您的职田!”

新丰县的主簿早早的等在官道旁,看终于等到朝廷新晋的新丰县子,立马上前恭敬的回禀着。

随着这位贾主簿的指点,袁淼眯着眼看过去。

很大一片啊!

一大片田地中间,是一座不小的庄子,这个时候庄子周围散布着些嬉戏的孩童,庄子上空飘渺着一道道的炊烟。

看着就在不远处的汤泉宫,袁淼琢磨什么时候能够进去泡个温泉,嘴上不由夸赞着。

“挺不错的!”

贾主簿一听这位新晋的新丰县子满意,脸上更喜:“县子,这骊山脚下多是王公大臣们的庄园。不过,就属您这块地最是好的。都是顶好的天字号田,原是皇庄……县子圣恩正浓啊!”

说着,这贾主簿不由感叹了一声。

没理会刻意讨好的贾主簿。自己现在已经是大唐贵族阶级了,要保持贵族的矜持!

淡淡的点点头,袁淼便看向跟自己过来的几位官员。

一行人也不进庄子,立马动作起来,开始准备丈量田亩。

在后面的赵铁也已经下令,军队就地休整。

“县子,这条沟渠别看不宽,即使在干旱之年,也是管用的!”

贾主簿带着户部的官员,将前面的一条用水沟渠圈进袁淼的封地,然后堆砌着笑容解释着。

负责丈量的户部小吏走的很远,手中确定地界的木棍一个个的,差得老远!

“这样不好吧?”

如果不是即使阻拦,袁淼敢肯定,那小吏绝对敢把那边另一条沟渠也圈进来。

要知道,沟渠对面可是宗室赵群王李孝恭的庄子!

看到袁淼脸色不太好,礼部那位仁兄宽慰道:“县子还请放心,这田亩都是有数的!剩下不光都是一些荒地,没人要的!”

“这些荒地,县子正好可以用来建造军营。”立马,兵部的官员也上前解释:“总不能,拿着县子您的地,推平建大营吧!”

袁淼嘴角抽抽。

还有这样操作啊?

“县子,田亩已经丈量完毕,界桩也已经下到地里。您要是确认无误的话,可以在这份文书上盖印了!”

好一会,户部的小吏跑了过来,手中的界桩也是一根不剩。

看了一眼文书,上面确实写着田亩数是规矩内的,只是又加上了一句:无用空地若干,作马军之用。

确认没有什么问题后,袁淼点点头。赵铁便从一边走过来,拿出今天刚刚从礼部拿到的新丰县子爵印。

大印一盖,一帮官员立马齐声应好。

“小刀,送送几位,拿点咱们从边地带回来的特产,给几位一人带回去一份。”

见几人没有留下来的意思,袁淼将赵小刀喊出来吩咐着。

几位官员立马眉飞色舞。

边地哪来的特产……除了草原上的牛羊,就啥也没有了!

赵小刀眉一皱,嘴一瘪。却还是老老实实的跑开,然后拿出好几个礼盒,也不管都有什么人,在场的官员一人一个。

“下官,就谢过袁县子了!”

“我等谢过袁县子……”

众人又是一阵高呼,这才离去。

袁淼挑挑眉,这年头,还是要多多搞搞关系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才好。

“县子,不知您决定将军营建在何处?”

这时候,一直等候着的工部及将作监官员,才上前询问。

这是正事,袁淼脑中开始盘索起来。

要说军队驻扎,那自然要怎么方便怎么来了。

靠着李孝恭家的那条沟渠旁就不错!恰好有一大块空地,足够这一营将士驻扎。后面还能在边上,将火药作坊建起来。

“就那边那块空地!”

确定完地点后,袁淼也不管剩下这几人。

该给的边地特产,刚刚小刀已经送上。

琐事处理完,袁淼便带着赵铁、赵小刀等人,向着庄子过去。

按照文书上的条文,在庄子边上还有一座庄园,也是属于袁淼的。庄园原先就是皇庄,自然修建的不差,袁淼也不准备推倒重建,让人收拾好住下就是了。

只是,刚走到庄子边上,从庄子里面便已经走出一大群人。

为首是一位老者,身边跟着一位中年男子。

“老朽李树见过袁县子。”老人应该是庄子上辈分最高的,这时候才能领头说话:“庄子上所有人家主事的都来了。不知袁县子可有训示。”

今日,长安来的官员便已经告示,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