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熊孩子与初生的火焰  末日休闲行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当时香都要靠买的,一般都在家里点好,出去玩的时候拿着大概可能有5,60厘米长的香。

一般能放炮的时候都是过年,基本上都是冬天,外面会下不小的雪。

所以虽然放炮好玩,但更好玩的是雪,更更好玩的是用火柴炮炸雪。

这种快乐小时候特别明显,但现在长大后回想,只有一些回忆时的温馨,却再也找不回当时那份快乐,不明白当时为什么那么快乐。

在外面玩,虽然说是玩炮仗,但玩着玩着哪里还有那么多讲究,此时还点燃着的香就会变得很不方便,无论是用雪弄灭还是直接在地上划灭,都是很方便的,而且还会把香掰成小段这样就可以放在衣服兜儿里,当时弄灭香在地上会留下黑色的痕迹,画画写字也是另外一种乐趣,有的时候没画完甚至会反复点燃就为了画画,当然没带打火机的时候干脆就直接用香硬画,现在想来其实是很可笑很浪费的事情。

而小孩子总是反复无常的,弄灭了香,去玩别的打雪仗,捉迷藏,跳房子,沙包……玩腻了又想回来继续点炮玩儿,可香已经灭了。

有打火机,火柴的情况都是少数,毕竟小孩子可没有万事俱全的准备,衣服兜又不大不太愿意装这些,而最莫名其妙的是家长不太会觉得炮仗危险,反而会觉得火柴和打火机更加危险,不太愿意让孩子们携带。

回家里点好再出来不就完了?

如果你这么想就大错特错,回去了还能不能出来就是问题了,说得好像我们出来玩之前会写寒假作业一样。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一个抽烟的大人让他帮忙,但一般出去玩都在晚上小区里,在外面的大人多是一些看孩子的老人,抽烟的很少。基本上很难寻找,而且小孩子肯定不愿意浪费时间去寻找。

那个时候的周一凡面临和现在的周一凡一样的问题,怎么能弄到火儿。

想到的火焰第一反应就是火柴炮的火。

火柴炮儿,以火柴为名,形似火柴,它的点火方式不一定非要用香,本身的盒子就有和火柴盒一样的可以划拉的那种纸,而火柴炮,本身就可以像火柴一样通过划拉来点燃。

点燃之后最开始,火柴炮最前端会着火,之后熄灭,再然后会冒出一些烟,在烟冒完之后再过一段时间,火柴炮才会爆炸。

“勇敢”一点的孩子会卡着时间扔出,“胆小”一点的则基本上点着了就扔了,周一凡自己大概是从后者过渡到前者,之后因为遇到一次劣质的火柴炮,没冒烟直接就炸了炸到手了,结果再次成为了“胆小”的那种,甚至不太敢在手里点燃,而是先把火柴炮放好,再远远的用香点燃的那种……

再后来又渐渐“勇敢”(因为开始带着弟弟一起出去玩),又一次遇到了劣质的火柴炮,但这一次因为有了经验,感觉好像不是特别疼,于是彻底沦为了,直接拿在手里爆炸的“熊孩子”……

这种火柴炮还有别的玩法,像是从中间掰断,在点燃就不会爆炸,而是会成为“呲花”。

火柴炮确实有别的点燃方法,但是这种靠划拉的方法很容易就把那张划拉的纸划拉的不能用了,即使因为划拉太过用力,也是因为划拉完点燃之后喷出的火焰会把纸烧坏。

但他们想的就是用这个火柴炮的火焰点着香。

那时候男生喜欢玩火柴炮,而女生则喜欢玩那种拿在手里点着后会喷出来很好看的真正的“呲花”。

但是呲花不能用香点燃(也不是不能,必须对着使劲吹,吹的很用力把香吹出火才能点燃),只能用火点燃。女生家里管得更是严家长是不可能让带打火机这种“危险品”的。

所以就会有很“勇敢”的男生用火柴炮帮忙点燃。

火柴炮的火可以点燃呲花,但没办法点燃香,甚至用香点燃火柴炮,如果不注意火柴炮喷出的火焰那么反而火焰会让香点着的部分结块,一不小心就会把香弄灭,要一直使劲吹才能重燃,比用香引燃呲花要费劲的多。

周一凡记得自己和他的同伴们尝试了很多办法。

像是用火柴炮掰断后流出的黑色的“火药”呲花来点燃香,像是好几个人同时点火柴炮,试图用数量多的火柴炮来点燃一根火柴炮无法点燃的香。(一堆人围在一起就会出很多意外,像是没扔出去,掉进衣服兜里爆炸了,所以没带打火机某种意义上确实是正确的……那种现在想来有些后怕的危险行为,在当时只不过觉得好玩罢了。)

像是用火柴炮的爆炸来点燃香(但其实只会把香炸断罢了。)

最后成功的方法是用火柴炮的火焰点燃卫生纸(那时候环境不算好,垃圾袋,卫生纸在草地里到处都是很容易捡到,小孩子玩的时候又不怕脏,现在想想那些乱扔的卫生纸说不定都是鼻涕。),再用燃烧的卫生纸的火焰(火柴炮的火大部分带点蓝色,燃烧卫生纸的是橙黄色,小时后一直以为是两种不同的火焰。)成功点燃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