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盏茶之间见人心  我在鬼市摆地摊那几年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自知是个自私的人,因而从来都对无私者抱着敬意。

而且,情绪本就是人的本能,可控,但是如何能杜绝呢?

更何况,如果因为未曾流露出来的怠慢便接受对方的歉意,无异于苛求。

用句圣经体表述:苛求的,必获加倍以受。

我连忙习惯性地双手合十,口里说了几次“怎可!”后,才真诚地解释起来:“白老,要不是您让泡那壶茶,我现在的状态,连自己都嫌弃。所以,从因果上说,这还是您种的因,我就是一个路人甲,反而还是受益之人,应该是我多谢您才是。”

说完,我朝他微微鞠躬,算作回礼。然后还半是打趣地说:“您这是施比受有福。”

以免气氛太过尴尬。

老人配合地呵呵笑了起来:“原来你还对佛学颇有研究呢。”

我自然又是一阵谦虚。

“好了,我们俩该客套的也都客套完了,我再仔细上上手,总觉得这件三足笔洗不简单。”他在工作台前坐了下来,说着就略微解释了一下,跟我之前的想法差不多。

会耗费心力用不同原件的汝窑器拼和在一起的人,大概率不是因为太闲。

老人做事认真,容不得丝毫打扰。经过刚才的事,他对待我已经从客人变成了晚辈,拉近了之前的距离。

平易近人与关系亲疏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见他下了“逐客令”,我就退了出去,离开时冒昧问了一句,能不能去他外面的书房看看书。

他自然点头,而且告诫我,如果真喜欢瓷器,就要练扎实基本功,不然一次打眼,足以让包括我和他在内的绝大多数人倾家荡产。

白老的书房分里外间,开放式的外间全是放满了书的书架,如同一个微型的瓷器文化图书馆。

里间应该还是藏室,估计他一生所藏,基本就在那里面了。

这里面的藏书基本都是大部头,还有不少市面上绝对看不到的孤本和资料,这让我激动得立刻就扑了过去。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