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雾岛时,潮水已退下一些,码头水位降低了一半。
为了避免鸣龙号,搁浅在小码头,没等雾气散尽,李鸣就开船出港。
大退潮的缘故,海浪很大,鸣龙号摇摆不停,多用十多分钟,才到大海湾。
大海湾的深水航道发挥作用,中午时分迎来最低潮位时,航道也有2米多的水深,通行完全没问题。
潮水还有几个小时才退干,要先准备一个小舢板。
张禾念念不忘的红袍鲍,生活在庇护所海湾的礁石区,大退潮时,大船无法停靠礁石,需要用舢板摆渡。
外海的海浪相对比较大,需要的舢板要结实一些,不能简单用泡沫板打造。
新舢板,长25米,宽15米,采用厚木板框架,油桶为浮板,三层泡沫板填充,用于短程摆渡,完全没安全问题。
舢板搬上走私艇,喧闹声响起,渔民们到了。
“伙计们,先领工资。”
五人等的就是这句话,特期待李老板发币。
“按照昨天的海鲜捕获量,你们一共获得270币。另外老何塞打理鱼池,独领20币。”
收入远超前天,大家欢呼庆祝,不过看到老何塞领到独享的20币,安立奎笑容中带点异样的情绪,被李鸣察觉出来。
安东尼奥先一步走进超市,他拿到钱的第一时间就想花钱。
老何塞留在最后,李鸣叫住他,“今天大退潮,最低潮位在12点1点之间,你们要分配好赶海时间。”
“昨晚商量好了,先收虾笼,中午再到滩涂赶海。”
“那就先去买吃的,小伙子们在等你了!”
看着超市内热情的渔民,李鸣嘴角上扬,带着愉悦的心情回生活区。
吃过早饭,李鸣开上走私艇出海,渔民在大海湾收虾笼。
走私艇直接向北,来到庇护所海湾,抛锚在南小河出口。
在这里,不管怎么退潮,船都不会完全搁浅。
换上小舢板,来到久违的礁石区。
这次要撑舢板赶海,就没带上风暴,让它们都留在生活区看家。
距离海啸已经过去一个多月,礁石区的海带恢复过来,每个礁石上都长满“头发”,鲍鱼就在海带下藏着。
掀开厚密的海带,一眼就看到鲍鱼,是九孔鲍鱼。
九孔鲍鱼也不错,李鸣用小撬挖出超过4两的鲍鱼,一个石头就挖了5只。
越深入礁石区,鲍鱼的个头越大,有些九孔鲍鱼甚至达到8两多,背壳都长满了藤壶。
海水在退去,李鸣逐渐深入没到过的海床,收获的鲍鱼不断增加。
“红鲍鱼!”
一个多小时的寻找,可算找到大红鲍鱼了。
眼前的这个鲍鱼,体长超过18厘米,体重达到15斤,个头不比李鸣的脸这么大的红袍鲍,能卖近万块钱,
有了好的开头,接下来运气都很好,时不时能发现红鲍,李鸣选择超过1斤的采。
“鲍鱼王!”
脚下的鲍鱼,个头有13寸笔记本电脑大,花了不少时间,才将它撬松。
体重65斤,不愧是鲍鱼王,外壳被藤壶蛀穿几个孔,要不是被发现,也活不了多久。
自然环境下,鲍鱼的最大敌人,是寄生在外壳的伴生生物,寄生物每时每刻都在拆家,让宿主因壳体穿透,无法承受水压而死亡。
如果外壳不被腐蚀,红鲍能活将近120岁,最大的能长到30多厘米,是海洋最大的鲍鱼。
踏遍礁石区,收获红鲍鱼25个,一共53斤,个头大部分超过2斤,小的放回大海。
红鲍生活在十多米深的海里,每个月只露出水面一两次,其它时间只能潜水挖。
李鸣有接受专业的潜水训练的计划,学会后可以自己潜水挖鲍鱼。
不过潜水,受海况影响很大,浪高一些就没法下潜,用这种方式采鲍鱼的效率不高,所以之前不怎么考虑。
一次采太多也不好,现在挖到的鲍鱼,会分几次带回现实世界。
红袍鲍个头超过2斤的,每个就能卖上万块钱,每天只出售三五只,反而能卖出高价,毕竟物以稀为贵。
挖完鲍鱼回到船上,海水已经停止退潮,过上几个小时,就又进入涨潮周期,一直到下半夜的退潮周期,可惜那时要穿越回阳城。
在走私艇洗个澡,李鸣拿着一瓶可乐,悠闲的坐在躺椅上,吹着海风享受宁静的时刻。
小河往南,整篇滩涂都裸露出来,成群的海鸥落在海床,今天是它们的丰收日。
没有海水托底,小河的流量不大,也就能刚好不让船触底。
收起锚后,水流缓慢将船往海里推,直到来到深水区,点火,螺旋桨沉闷的响起,加速驶离浅海。
船到潟湖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