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内心想法,是不敢再这些人中表现出来的。一个不好,就会传到朱元璋耳中。
朱樉不是傻子,相反还有些小聪明。目前他所做的事情,他绝对相信没有真正惹恼朱元璋。是在朱元璋可以接受,并承受的心里范围。
还有一点,朱樉不得不承认。朱元璋还是非常有识人之明的。
至少在关陕地区,无论是朱元璋派来的文武官员。都将这个边境重镇治理的井井有条。
像自己面前这个李信。这个李信的官职是陕西都指挥使司同知。属于从二品武将。但他不像离开的王克功,是纯粹的武将。
这人是秀才参军,其知识远比他带兵出征更优秀。
朱元璋将他放在王克功身边,正是为了弥补王克功的不足。
像王克功虽然打仗厉害,但是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整个后勤,全部是李信在操持。
无论古今。打仗打得就是后勤。后勤一团糟,那就注定了结局。
自己将裁军的计划交给他来做,不光是他对整个都指挥使司非常熟悉。而是因为朱樉觉得李信这人,不迂腐,懂得变通。
特别是对自己干的几件事情,完全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居朱樉安排监视的亲兵汇报。李信没有对南京发出一道奏折,在朱樉看来,李信这才是真正识时务之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