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人口  重生大明之秦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明朝如今有个四五千万人口就不错了。

毕竟经历了数十年的动荡。这边疆之地能有个两三百万人口就不错了。哪知道会有自己预计的两倍之多。估计都占了全国人口的七八分之一了。

见朱樉语气充满怀疑,邓艾立即正色做出保证。

“王爷,人口一事千真万确。这是臣下亲自主持的统计。”

最开始,邓艾也是有些不信。他的想法和朱樉一样。

直到他随意抽查了几个县的情况,便肯定了这个数据。

毕竟明朝建立有也十年了。户籍制度又是被南京高度重视的一项措施。各地官府也不会阳奉阴违,毕竟人口数量也与他们息息相关。因为人口是赋税和徭役的根本。

而户籍制度也不是明朝首创,它只是承上启下,有历史的传承,也有自己的更新。

因为是如果生活在大明,而又没有户籍。那你就等着当矿工,被贬为贱籍吧!

明朝的户籍是中原王朝最严厉的。因为他有一条非常的规定,农民的自由活动范围仅限于户籍所在地的一里之间。

一里啊!这是什么情况?

当然这里的一里并不是指500米,而是指一乡镇距离。

想离乡到百里之外也不是不行,但必须有官府出具的文书才行。

如果没有?前面说的当矿工还是轻的,重的是会杀头。

朱樉点头,继续翻看。在邓艾的统计中,能发现都是关陕各县汇报过来的。

只中有些县名,被打了勾。朱樉指着这些县名问道:“这是何意?”

邓艾答道:“这些县是臣下亲自下去调查过的,与上报相差无几。”

在人口数据上,没有人敢做出绝对保证来。毕竟还有不少山民,土匪一类人群生活在大山深处。这也是邓艾所说的相差不大原因。

朱樉合上统计册,递还给邓艾。600万人口的封地,对于现在的朱樉来说是足够了。

他首先需要做的是大力发展农业,鼓励生育更多人口。

学朱元璋广积粮,缓称王。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而八百里秦川之地,也给了朱樉一展抱负的机会。

至于过两年的北伐战争,就交给洪武大帝还有小四去忙吧!自己闷头发展才是硬道理。

有了势力,自己在以后便有了更大的话语权,甚至面对朱元璋招自己回京也可以说不了。

更可以将天险函谷关一关,行“闭关锁国”之事。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