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说了半天,知道国家离灭亡已是不远,但由于各有理想,不会放弃为国效力,苦笑一通后,便返回了吴灵的府邸。
只见几名士兵正在戏弄一名八九岁的小女孩,一名老仆被打倒在地,不住的哀求。李景实在无法忍受下去,大步上前道:“做事情也有底线,你们马上放了他们。”
这些士兵都是何未的亲信,根本不把李景放在眼里,还是戏弄那小女孩。李景勃然大怒,一巴掌拍在一人脸上,那人当即摔倒。李景骂道:“你们这群猪狗不如的畜生,一定要挨揍才痛快是不是?”其余的士兵见此,都不由自主的往后退,哪敢多说句话?
这时,何未大踏步走来,大声道:“怎么,李校尉是要以官职压人吗?”这些士兵见何未来到,胆子也壮了,纷纷质问道:“怎么?你李校尉不过是一个校尉,难道要挑战将军吗?”
李景气得发抖,这时赵阳上前道:“何将军,你给我个面子,放了他们。”说罢朝着小女孩和老仆一指。
何未冷笑一声,道:“怎么,你赵校尉面子挺大吗?”赵阳强忍怒气,道:“你放了他们,功劳全给你。”何未嘿嘿笑道:“这还不容易?我们走。”说罢一招手,带着士兵们走了。
李景扶起那老仆和小女孩,那老仆不住的感谢,那小女孩却一脸怨毒的看着赵阳和李景。那老仆见赵阳和李景对此很是奇怪,忙解释道:“这是马元义将军的幼女,叫马亦冰。”赵阳听了一怔,李景道:“马元义也是条汉子,不该让他断子绝孙。”说罢递出一大块银子,对那老仆道:“你们快走吧,不要再被官兵抓到了。”那老仆拿了银子,千恩万谢的走了。
赵阳、李景随何未押解马元义回到洛阳,得知马元义所收买的封胥、徐奉都已被抓起。便不随何未入宫复命,各自回家去了。
多日之后,朝廷审讯马元义、封胥和徐奉。马元义始终不吐一词,封胥和徐奉想招供却对实情了解太少,倒是唐周在洛阳认出了一些太平道的“故人”,朝廷便把他们都抓了起来,一一审讯。虽然这些人都以硬骨头居多,但也有些人顶不住酷刑,暴露出了同伙,这下,洛阳范围内所杀的太平道教众共有数千人之多。
马元义正月被捕,二月被车裂而死,封胥、徐奉等人也同时被杀。马元义死前同陈九一样吟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赵阳、李景便在刑场,两人想到今年便是甲子年,不禁不安起来。
冀州巨鹿,捉拿张角的风声越来越紧,无数的太平道教众聚集在张角家中。只见张角、张宝和张梁三兄弟站在台中央,张角面色沉重的说道:“马元义已死,我们的里应外合之计已破,如今形势越来越严峻,我们只有提前动手了。”
这时,台下一人喊道:“大将军,我们已商定了甲子日动手的计策,不应临阵变化为妙啊。”张角看了看他,只见他面色白净,身着蓝袍,感觉面生得很,便问道:“这位小兄弟,你姓甚名谁啊?我怎么没见过你啊?”那人答道:“我叫杨照,常山郡人氏,刚加入太平道不久。”张角点头道:“原来如此。但安兄弟你要知道现在时间非常紧迫,若再等一月恐怕会更加难办,今日时机正好,是该起事了。”说完他不等其他人说话,拔出腰间长剑朝天一指,喊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他靠着雄浑的声音和深厚的内力,竟将声音传出几里远。
那几千名教众纷纷大呼口号,拔出了各自的刀剑便跟从张角的指挥杀向了官府。
那杨照却并未跟从,等人群渐渐散去,他才离开张角的家从一条小道离去。走出几里,突然身后一人说道:“安兄弟,这么着急去哪啊?”杨照回头一看,却是张角的二弟张宝。
张宝嘿嘿笑道:“你长得就不是个农民样,恐怕你既不叫杨照,也不是我太平道的教众吧?”杨照冷笑一声,道:“不错,我并不叫杨照,我叫赵阳,乃朝廷的一名校尉,你们的马元义便是我捉拿的。”
原来赵阳担心张角会提前起事,便跟随前往冀州捉拿张角的官兵们前来冀州。到达后以杨照化名,装作是太平道的教众终于混进了太平道总部之中。这天见张角亲自召集大会,担心有大事发生,急忙前来参加。不出所料,张角果然提前起事,但赵阳料不到的是竟然这么快。他只好在大会上出言想阻止张角,结果险些暴露身份。张角的武功不在赵阳、李景之下,赵阳便不敢异动,等大队人马离开后才行动回洛阳报信。结果张角对他还是有所怀疑,特命张宝暗中观察他。于是张宝才跟踪赵阳,等到赵阳到达一贫穷村落时才现身。
张宝一听马元义是赵阳捉的,不由得大怒,道:“原来是你害死了我们这么多教众,好好好,你今天想怎么死,我成全你。”
赵阳拔出所带的钢刀,微微一笑道:“要我的命,你尽管来拿。”张宝更不多言,拔出腰间判官笔朝赵阳一指,纵身便扑了过来。
张宝善打穴道,赵阳却以刚猛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