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十五章:相约大理  忧乐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刀,立地成佛。’我大理国不在乎攻城掠地,只要民心所向,国土再小,也会千秋万代。如若民心向背,即便幅员辽阔,也会一瞬间灰飞烟灭。想必大金国如此烧杀抢掠,日后必得灰飞烟灭。西夏也会陷入灾难!如若大宋高宗可以励精图治,恢复江山社稷也还有望,即便恢复不了,也可偏安一隅,与江南黎民百姓,荣辱与共。如若有朝一日,我大理国国破家亡,恐怕不是内讧,就是外敌入侵。至于谁来灭国,本王却不可预知。但你们要记住,万世轮回,冤冤相报何时了。行善积德,才可长生不灭。”段和誉见状,马上笑道。一语落地,子午等人瞠目结舌,赵香云、黄叶、黄香、明红、月儿更是佩服有佳。明浩、怡乐也暗暗传奇。大理国王后与高氏子弟更是甘拜下风。段易长与段智兴面面相觑,对段和誉毕恭毕敬,跪拜行礼。

“大理国,名不虚传,想必如段王这般文韬武略,出口成章,才华横溢者,也是比比皆是了。”子午对段和誉恭恭敬敬道。“段王,如此青山绿水之地,佛寺遍地,想必会有不少武林高手了?”余下拜向段和誉道。普安饶有兴趣之际,问道:“不知大理国佛寺与中原少林寺相提并论,又当如何?”“想必有些渊源,就是不知大理国武艺如何?”武连微微一笑。

段和誉仰天长叹,嘘唏不已:“本王如今年事已高,不似当年还喜欢行走江湖。岳鹏举撒手人寰之前,我以为人生在世,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本王万万没想到,岳鹏举会遭此大难,实乃千古奇冤。自此,本王不喜欢金戈铁马,也讨厌打打杀杀。我大理国要以善念,待人处事。习武之人也是菩提在心,故而光明磊落,以行侠仗义为习武最高境界。大理国源远流长,轻杀伐,重劝诫,修身养性,实为人间正道。”

“段王,不知你大理国历史如何?风土人情如何?我眼下可不是什么大宋公主,我是一个游客,只是身份有些特殊。随便问问,还望不吝赐教?”赵香云不提岳鹏举,段和誉反而提起。赵香云原本想来对段和誉诉苦,但武连提醒他,家丑不可外扬。关乎岳鹏举之事,不可泄漏太多,免得节外生枝。故而赵香云只是泪光点点,马上说些别的,以此打圆场。

段和誉虽说年老体衰,可并不稀里糊涂,随即寻思:“这话是真是假,难知底细。难料是宋高宗派赵香云前来刺探我大理国的消息,莫不是宋高宗想对付我大理国?这宋高宗三番五次拒绝加封本王,就是在官方往来中予以拒绝。只是同意两国茶马市的富商大贾,互通有无。宋高宗之前,本王倒不怕。可他杀了岳鹏举后,本王倒对宋高宗有些小看了。这人变化太大,难以置信。故而此番赵香云前来,也要小心谨慎。”想到这里,马上微微一笑:“大理国也没什么好说的。此番游山玩水,你们便可一览无余。”

“段王当然明白,岳鹏举遇害,公主殿下伤心难过也对她九哥不满,故而来大理国散散心,别无他意。”见段和誉谨小慎微,子午四人马上明白过来,知道段和誉对赵香云这大宋公主殿下的来意,有些犹豫不决,故而武连马上推心置腹。

“大理国真美,都不想离开了。”黄叶见普安使眼色,马上赞不绝口。黄香撅撅嘴:“刚来就说离开,岂不扫兴?我们还没玩,何来恋恋不舍,至于依依不舍,更是无稽之谈。”“素闻大理国人杰地灵,风景如画,此番前来,总算大开眼界了。”明红赞不绝口。月儿道:“东京当年热闹非凡,临安如今想必更是热闹非凡。可没有大理国的神仙境界。”“可不是,这里比青城山要好许多,青城山是深山老林,这里却美不胜收。除了没人打扰,还像是世外桃源。”明浩插嘴道。怡乐不甘示弱:“可不是,我一来大理国就喜欢了。好像我梦里来过,如今梦醒了,我却真的来了。”

“童言无忌,童言无忌。”段和誉听了这话,哈哈大笑。看向两个小家伙,捋了捋花白的短须,乐此不彼。大理国王后王氏见段和誉开怀大笑,也乐此不彼:“不知大宋是否有这样的传统,出门在外,还带着小孩子?”

“小屁孩,不可造次,还不出去玩。”大理国相高量成瞪了一眼两个小家伙。大理国太尉掷地有声:“可不是,大人说话,小孩子插嘴,这可令人匪夷所思了。”“你们来朝见我段王,带着小孩子,岂不是大大的失礼,你们可知罪?”大理国大将军厉声厉色,瞪了一眼子午四人,却不好触怒赵香云。

大理国世子段易长见状,马上打圆场:“不必如此,‘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原有一个故事,诸位稍安勿躁,且听我慢慢道来。”段和誉的王孙段智兴灵机一动,马上娓娓道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