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七章: 突然袭击  忧乐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甚为洒脱,从容不迫,惊天动地,这笑声传出了郾城,传向了远方。

回到城中,当晚岳飞与岳家军的英雄们在一起小小地庆贺了一番,郾城业已灯火通明时分,烟火呼啸之间,在夜空绽放出朵朵炫丽灿烂的礼花,声声入耳、色彩斑斓,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再有人们的欢呼雀跃,更显出了普天同庆!街市之间,道路两旁,好不热闹,好不欢畅。城外一片漆黑,但城中却是光明一派,魔术、杂技应有尽有。此时此刻只听的是瓦子之中有人在说书了。一人从戏台后面出来说道:“诸位客官,今晚,本场请‘说三分’前来如何?”

“好,好。”众人忙道。

那人笑道:“好好,快快有请。”随着话语,只见一说书人从后面出来走上了戏台,站在方桌之后,桌子上一壶,一杯,还有一扇。说书人笑道:“大伙儿!今个我给大家来一段三分,说一说诸葛亮六出祁山这一段如何?”人们尽皆鼓掌笑道:“好,好!”一个个竖起耳朵听着:

“话说,诸葛丞相自从征南蛮,七擒七纵孟获之后,便班师回朝了。他念念不忘先帝白帝托孤之事,又想起了三顾茅庐先帝之恩情,心中甚为感慨万千便上了一道表文,叫《出师表》。”这样的声音刚刚开始又被人们的热情打断了,众人笑道:“先生给我们说说《出师表》其中的一些言语如何?”

说书先生叹道:“好好,诸位如若期待,我这便说说。”只听的是:

《出师表》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当此人说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之时人们都静默了,顷刻一个个鼓掌开来。此人又道:“诸葛亮上《出师表》以后,便选定建兴五年春三月出师伐魏了,时间到了建兴六年秋九月,诸葛亮又上《出师表》一道,再度伐魏,六出祁山之中,诸葛亮战功卓著,收获颇丰,像智取南安、安定、天水三城;神机妙算收服姜维;骂死老奸臣王朗;造木牛流马,上方谷困仲达。诸葛亮最后在五丈原禳星,司马懿得知之后便虚张声势前来挑战,魏延本有反叛之心不过诸葛亮在世,他尚惧三分所以一直不曾兴风作浪,此番进去报告军情,趁机走的慌忙结果把中军帐之中诸葛亮禳星的灯给碰灭了,所以武乡侯诸葛孔明便撒手人寰,归天而去,时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也,诸葛亮当时寿五十四岁矣。”

岳飞等人正在郾城徐大人府邸之中,一同几人共围一桌、小聚一番。

“岳将军,此番郾城大战,有劳您了。我跟随韩世忠在秀州对付兀术,此番朝廷派我抵达中原,又坐镇郾城,实在愧不敢当。得遇二位将军,三生有幸。还有这四位小兄弟,想当年秀州元宵节,忽悠兀术也算妙计了。”徐大人说道。这徐大人便是当年黄天荡,秀州元宵节的徐大人,子午四人进来时就感觉很眼熟,只是忘了叫什么,不知如何称呼,方才听他一说,才反应过来,马上拱手再拜。

岳飞忙道:“此乃我等理所应当之事,所谓份内职责所在,为将者,杀敌报国义不容辞!徐大人就不必如此抬举我等了,实乃愧不敢当。”“徐大人,您也是功不可没!”岳云笑道。岳云如此一说,徐大人甚为纳闷,马上诧异道:“岳少将,这,这是为何,我何功之有?恐怕高抬我了。”

张宪见状忙道:“徐大人如此谦虚实乃我朝文官的楷模。您想!您在城中安抚了百姓,又接应从襄阳黄靖大人处而来的粮草,难道这般功劳还不够大么?您是我们的大靠山!如若没有您,我等将士怕是吃不上,睡不好,莫说打仗就是与兀术对阵也是胆战心惊!”

“郾城父母官,可是了不得。”子午道。余下道:“不错,此番出师北伐,如若不是郾城黎民百姓支持,可麻烦了。”“郾城大捷,让兀术心惊胆颤。他必定不肯善罢甘休。”普安道。武连道:“有了郾城父母官在,我等就天不怕,地不怕了。”“此话怎讲?”徐大人疑惑道。武连看了看岳飞等人说道:“吃不饱,底气不足呗!”此语一出尽皆忍俊不禁起来。徐大人笑道:“唉!与尔等大宋忠臣良将比起,我还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杨再兴是壮士出身,身材魁梧,典型的彪形大汉,全连胡须使其显得威猛无比,他便是心直口快之人,于是忙道:“唉!徐大人,什么九牛一毛,牛身上全是毛嘛!我们尽皆大宋忠臣良将,何必过谦?岂不让我等无地自容了?”此语一出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杨再兴兄弟,你真有趣。这般说话便是和俺一样了,痛快!干。”说着牛皋往嘴里扔进了一杯酒。子午四人听了这话乐个不住,又听到“俺”字不由自主想起扁头师伯,心里嘘唏不已。

“牛皋兄弟,所谓牛皋,牛皋。全身长毛!九牛一毛。不对,不对。”杨再兴摇摇头笑了。牛皋一听笑道:“你这家伙又在耍酒疯了,总要编排俺一番。”杨再兴和牛皋是结拜兄弟所以这般开玩笑并不生气,不过杨再兴心知肚明言语过了头忙道:“牛皋兄弟,对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