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五章:郾城大战(二)  忧乐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岳飞道:“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但他们都是男人。既然如此,因此自然各有千秋。”一个个哈哈大笑,像是好笑百倍一般。

普安忙道:“他们两个人也有一样的地方。都是丞相,都大权独揽过。”一语落地,一个个笑翻了天。

普安忽然想起来什么忙道:“对了,我想起来了。我们离开南阳城的时候,子午?”说着看了看子午。武连忙道:“我也想起来了。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话头。”余下拍了拍脑袋笑道:“对!想起来了。诸葛亮到底在哪里?”

岳飞看着四人忙道:“隆中对是否属实怕是不得而知,当时蜀国没有史官,无从考证。隆中对虽不确切明白,可隆中的确在襄阳城。我早年出战也是路过哪里的。大宋子民也十分敬仰诸葛亮,就是临安城中目下有些忠臣良将也很是敬仰。其实好多将才都在目下隐居深山老林,不愿出山,姚平仲老将军据说就离开东京城不见踪迹,当年不知去了哪里。”武连此时想起来费无极说过一个尴尬人,可能是姚平仲,他想要说,普安明白过来就打断了笑道:“深山老林肯定有,不必强人所难,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

岳飞接着说道:“武将不惜死,应该报效国家,马革裹尸乃是平生所愿。当然人各有志,勉强没有大用。好了,说说你们方才、的话头。诸葛亮在哪里并不重要了,何须分出来什么襄阳城和南阳城的道理,争来争去没有大用,反没意思。也搅扰了那一片幽幽竹林,岂不是罪过可恶四个字了。”此言一出,四人点点头。余下笑道:“襄阳与南阳都是羊,我大宋吃得上羊肉的非富家子弟不可,不要分了,也不用分了。这两只大肥羊要是可以吃,我就一口吞并好了!你们想都不要想,没有份的。”一语落地,岳飞大笑。

子午忙道:“纯属望文生义,牵强附会之辞!”武连笑道:“哪里是望文生义,还谈得上什么牵强附会,不必抬举余下这小子了,分明是胡说八道么。”此言一出,众人一片大笑。

岳飞深有感触道:“你们也知道,我们大宋其实的确是前朝无可比拟的时代,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使用已经天下第一。做饭取暖不再是脏兮兮的柴草,而是石炭。还不是木炭!造纸已经熟能生巧,种类繁多。毕昇是个人才,沈括是个奇才。文有欧阳修、苏东坡新老交替,武有杨家将、种家军前赴后继。去世不久的李纲、宗泽,如今是韩世忠夫妇。乃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了。”

普安叹道:“的确如此,沈括真是厉害,他在《梦溪笔谈》里面说在长安以北发现了一种黑乎乎的东西,称之为石油。他说这石油燃烧产生的黑灰制成的墨汁,颇为优良,比松墨要好,又黑又亮,说‘此物后必大行于世。’我就想这黑乎乎的东西,有什么大用,脏兮兮的比木炭还黑。”“沈括实乃奇才,可惜我大宋的才子佳人,太也多了。英雄人物倒没多少!”子午叹道。“没曾料想,我大宋英雄人物一个个离去,后辈无法收复失地,还于旧都。如何不悲愤?范仲淹、杨家将、种家军、李纲、宗泽,他们劳苦功高,乃是我大宋百姓之福。”说着岳飞仰天长叹。

子午想缓和气氛,替岳飞去除忧苦,就道:“将军,不知你对‘二’和‘三’这两个字如何看待?”“不知何意,不妨说清楚一些。”岳飞纳闷道。普安道:“就说清楚了,也是模棱两可,什么是对数字如何看待,莫名其妙。什么时候,你子午也稀里糊涂起来就匪夷所思了。”余下道:“就是,说归说,笑归笑。不过不明不白,就差强人意。”“将军切莫被他搞糊涂,他的确胡说八道惯了。”武连尴尬一笑。子午道:“好,说白了,就是《曹刿论战》说过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比方说有三顾茅庐、三局两胜、三生有幸、三山五岳,为什么是‘三’而不是‘二’呢?”“子午,原来你二呀。”余下一笑,武连发作扑哧起来。

岳飞忙道:“噢,我明白了,且听我说。中原人喜欢‘三’这个数字,认为意义颇多,比方说三跪九叩、三足鼎立、三思而后行、三心二意、丢三落四、朝三暮四、三人成虎、韦编三绝、狡兔三窟、举一反三、入木三分、三人行必有我师、低三下四等等,诸如此类。第一次肯定失利,尽管初生牛犊不怕虎,无所畏惧,不过难免经验不足要马失前蹄,乃是初败;第二次,吸取第一次失败会心有余悸,不过还是会失败,因为经验依然不足;第三次就不一样了,有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失败与经验就可以掌握方法,自然水到渠成。唐人的传奇小说里也有类似的笔墨,乃是作者的手法了。所谓文贵曲,理贵直的道理,我大宋的文化就是如此,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夏商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楚河汉界、汉宫秋月、三国鼎立、魏晋南北朝、隋唐大一统、五代十国战火不休,到我太祖武德皇帝陛下天下太平。出口成章者比比皆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应有尽有。当然,对于一、二、三,这三个数字。我们中原人是有研究的!所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