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派出十余个骑士,把在河上准备抢渡的散乱军士组织起来,得众数百,让他们列阵击鼓呐喊。然后,我率几名敢死骑士,径直冲入金兵队阵之中,专砍打旗的金兵,连杀几人之后,其余举旗的纷纷将旗放倒,河边的宋军士卒击鼓高喊:‘金兵败啦!金兵败啦!’倾刻间金兵大乱,苏格率占据高地的骑兵自上而下杀出,金兵丢下上百具尸体,乱纷纷向北逃去,我趁机又追了一程才收住坐骑。此乃虚张声势,疑兵之计。如若不是沉着冷静恐怕就抱头鼠窜了,想必惨败的便是我军!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如若这带兵打仗不敢打敢拼,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可见这精气神对一对人马颇为重要。有些人马看上去人多势众,不过乌合之众,匹夫之勇。如若不身经百战,摸爬滚打,视死如归,又何谈冲锋陷阵,一决雌雄。”韩世忠又回忆起金兵袭击中原时的抗金岁月。
听了这话,子午恍然大悟,这便是此番黄天荡韩世忠之所以挫败兀术的缘由所在。可见身经百战,自然得心应手。普安赞不绝口:“原来将军有这般过往经历,难怪并不怯敌,与扬州城的十万禁卫军大有不同。”“这带兵打仗真不简单,看似冲锋陷阵,也是要智慧与谋略的。只知打打杀杀的,就是匹夫之勇了。有勇有谋方可百战不殆。”余下点了点头。武连不以为然,马上反驳:“这话不对,《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若看不清自己的实力,又得不到敌手的军情,恐怕这仗打起来并不容易。”
“靖康元年十月,我正在滹沱河一带担任防守,突然之间被金兵数万追逼退入赵州城内。敌兵围城数重,城中兵少粮乏,军心不稳,有人主张弃城而遁。我传令下去,有敢言弃城者斩。当夜天降大雪,我就感叹天公作美,便心生一计选精壮士卒三百人,悄悄出城,偷偷摸进金兵围城主帅营帐,杀死主帅,后偷袭金兵驻地,挑起金兵内部误会,让他们不知实情互相攻杀。一夜大战,金兵死伤过半,无心再战,于是溃散退去。看看,如若胆小如鼠,焉能如此?可见带兵打仗也是要聪明过人,如若不然,这瞬息万变,就难说得很。”韩世忠说起这段,笑出声来。子午四人听了,对韩世忠拜服的五体投地。
“我在河北一带坚持抗金数年,官阶不高,所率兵马并不多,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因此,威名震慑金兵许多年。就盼望有朝一日,遇到明主可以建功立业。”韩世忠热泪盈眶,一杯酒下了肚。梁红玉见状也是嘘唏不已,感同身受,心如刀绞,伤心难过。
“苗傅、刘正彦对朝廷不满发动兵变,杀死了王渊和宦官康履,逼皇上让位给三岁的儿子。吕颐浩约我、张浚等大将平息叛乱,解救陛下。我身边兵不多,就在盐城一带收集散卒,组织起几十人的部队,从海上来到常熟。约见张浚等人进兵到秀州,然后诈称休兵,不再前进。实际暗中作攻城的准备。苗傅、刘正彦知我来攻,就俘虏我夫人作为人质。宰相朱胜非已假意屈从苗、刘,对他们说,与其逼韩世忠战,不若遣梁红玉去劝降韩世忠。苗、刘果然让使者跟随夫人来见我。夫人回到我身边,使者到来后,我义愤填膺就烧了诏书,砍了使者,下令进攻杭州。我在杭州北关击败叛军防守部队,苗、刘惊惧,率二千主力逃跑。由此本将军才救出皇上,皇上告诉我,宫中的中军统制吴湛和苗、刘是一伙的,此贼不除,宫中不安。恰在此时,吴湛率兵前往迎接我,这贼伸手想与我相握,我灵机一动,何不将计就计,故而稍微用力顺势捏断了吴湛的手指,喝令拿下,与其他叛将一并斩于市曹,苗、刘之乱遂平。此后我被任命为武胜军节度使、御营左军都统制。”韩世忠回忆起苗刘兵变,虽说如此轻描淡写,可当时的形势危急自然令人诚惶诚恐,如若不是韩世忠沉着冷静,想必不堪设想。
子午四人追问韩世忠:“将军居然力大无比,不知是真是假?”“还记得那一年,我与夫君初次相识,到郊野踏青。二郎山跑来一匹野马,袭击过往的路人。官府贴出告示说,只要能降服这匹野马就能得到重赏。我与夫君正好路过,夫君居然揭下榜文,赤手空拳直奔山上而去。我担惊受怕,不多时,只听见山梁后长嘶一声,山梁上果然跃出一匹白鬃野马。野马一看见夫君,便直扑过来。夫君待那马冲下山坡,纵身一跃骑上了马背。野马见状前蹄腾空,想要把他掀下来。夫君两腿紧夹,双手抓住马鬃。野马狂奔乱跳,一直跑到了一道山崖前。眼看连人带马就要跌下深沟,我吓得大惊失色,马上捂住眼睛,用指缝看夫君。但见夫君不以为然朝马背上连捶几拳,野马竟停在了离深沟只有一步的地方。此后,我就劝夫君不可弄险,可他总是不听,如之奈何。”梁红玉见子午四人将信将疑,就回忆往事,不觉心有余悸,担惊受怕。众人听了也是嘘唏不已,没想到韩世忠有如此传奇故事。
宴罢,韩世忠、梁红玉等人送别子午四人离开镇江府前往温州,宋高宗与明远、费无极等人依然坐着海邱大船,飘荡在大海上。宋高宗见等着韩世忠的战况如何,故而不敢靠岸,就怕女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