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敌军骑兵冒险突袭东京,岂不长驱直入,如之奈何?在东京住久了就不能明白,孟夫子所言,正道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岂不令人担忧?”
子午等人莫不叹服,没曾料想大名鼎鼎的东京一枝花李师师居然会有如此巾帼不让须眉的想法,实在令人刮目相看。“飞将军”果然名不虚传。
普安问李师师:“姐姐坐,姐姐如此忧国忧民,令人佩服。不知姐姐素日读些什么书?”“喜欢李清照的词,周邦彦先生的词,柳三变先生的词。也读过《道德经》和《南华经》。”李师师道。
余下惊道:“姐姐也读道家?”“姐姐不是佛教徒么?”武连纳闷。子午乐道:“《道德经》也是一本人生在世的智慧之书,谁说是教派专用了。”“所言极是,《道德经》告诉我们,人生在世,要懂得自己宽慰自己。岂不闻,‘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明红点点头。赵香云乐道:“《道德经》就是之乎者也,摇头晃脑。”“之乎者也也并非不好,摇头晃脑也太过夸张。只要平心静气读些好书,就问心无愧了。”李师师微微一笑。
“李清照的词真不错。”明红道。赵香云点点头:“她是大才女,我可很是羡慕她了。”李师师道:“姐姐最喜欢李清照了,她的词就是我们女人最肺腑之言。”“也怪我素日不用功,记不得李清照的词句。看一眼就忘记了!”赵香云挠了挠后脑勺。“我倒记得一首,叫做:《一剪梅》,其中词句感人肺腑。”明红道,正道是: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不知这词是什么意思?”赵香云道。“是李清照与她官人赵明诚刚结婚不久。”明红道。李师师道:“你们想想看,一个初婚少妇,自己官人要出门远行,心里能开心么?”“肯定不高兴了,是也不是公主殿下。”武连低头而笑道。“有什么了不起,爱走就走了,倒也清净。一天到晚粘粘糊糊也不好,是也不是?”赵香云不以为然,嘴上虽这般说,心中却暗笑,刚刚结婚就分别,这男人太过分。“初婚大喜,把娘子一个人丢在家里,总是说不过去。”子午点点头。“没办法,男人要养家糊口,是也不是?”余下道。普安笑道:“这少妇寂寞,原来如此啊。”众人哄堂大笑。
“你们真搞笑。”明红尴尬一笑。“李清照作为一个才女,这词实在道尽了许多真情实感,令人喜欢。还有一首词,也不错,叫做《如梦令》,其中词句令人拍手叫绝。”李师师吟诵道: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有趣,好简单,好喜欢。我一定记下来。这个很简单,写的很不错。”赵香云顿时心花怒发。“李清照还是妙龄少女之时就才华横溢,这词言简意赅,小孩子也喜欢。”明红解释开来。子午微微一笑:“要我说,这词比较有趣。故而小孩子喜欢也是理所当然了。”
“藕花深处有什么,自然是鱼儿、叶儿、月儿的。这小姑娘黄昏时分一定是寂寞难耐,找情郎去了。还吃酒,真是胆大包天的疯丫头。”余下打趣。普安也打趣:“争渡,争渡,好像布谷,布谷,一般。李清照很有趣,她一个小姑娘,居然敢争渡,看,把鸥鹭都吓跑了吧。看来小姑娘也活泼可爱,还有点,有点调皮。”“公主殿下,你就是这小姑娘,把鸥鹭都吓跑了,是也不是?”武连笑出声来。几个姑娘含羞而笑。
赵香云撅撅嘴:“胡说八道,小心撕烂你的嘴。你才把鸥鹭吓跑了。”说着朝武连过来。二人打打闹闹,说说笑笑,被众人劝住,继续坐下来说话。
“姐姐最喜欢李清照的一首词,念念不忘,也令人泪流满面。”李师师吟诵道: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
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念武陵春晚,云锁重楼。
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
“姐姐,我总是劝你不要总读这样的词,当心伤心难过。”明红马上安慰。赵香云道:“姐姐,我也觉得这样的词还是少看为妙,太过伤感。”“可是写的很好,写到姐姐心里去了,如何不感同身受。”李师师点点头,顿时热泪盈眶。“愁啊愁的,这个令人伤心难过,还是放宽心的好。”子午劝道。余下道:“诗仙太白说得好,正所谓:‘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杯玉液酒。”武连道。众人忍俊不禁。
李师师也破涕一笑道:“武连不错,还知道遇仙楼有玉液。”“我告诉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