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温柔美女  忧乐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若蓬莱仙阁。尤其是此时此刻水面上腾起了一阵大雾,那五殿所在的小岛仿佛是道家仙境了。

正在此时,赵香云忽然大呼:“快看,仙桥显灵了。”子午几人一眼望去,只见,那仙桥横卧其中,连接着彩楼和对面的五殿,像是天庭琼宇一般。赵香云在前,子午四人一同往彩楼跑去,顷刻,上了仙桥往五殿而去。金明池的面积并不小所以精致,应有尽有,宫殿园林、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在五殿小岛一停泊龙舟的岸边,他们信步开来。

赵香云笑道:“金明池是皇家园林,每逢元宵节甚为热闹壮观,父皇会大宴群臣,一同赏游金明池。有一年我还小,但记忆犹新,父皇为了看烟火,我母后让他歇息去,他都不肯。金明池里头表演的水秋千、驯水族、弄潮可谓异彩纷呈,新鲜备至。父皇和我看的,什么弄斗、扑旗、擎戴、跳索,一个比一个精彩,哎哟,那一夜我们甭提有多么开心了。”说着说着仿佛回到那段梦中去了。子午四人也是想象开来,仿佛他们也在那次元宵节金明池庆贺之中。

顷刻,赵香云引众匆匆离去,一个个流连忘返。为何这般匆忙,原来金明池又来了许多外国使节,宋徽宗一道密令下达,赵香云不得不引众而去。他们进城去了。

“东京真热闹。”赵香云走在前面,蹦蹦跳跳,天真烂漫,开心不已。子午马上忍俊不禁:“热闹有什么好开心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人爱热闹当然要开心。我就喜欢热闹,一个人如若不喜欢热闹,那就躲到深山老林好了。也没人去讨扰,岂不很好,可人生在世,不可孤孤单单,不喜欢热闹可就差强人意了。”武连不以为然。余下笑容满面,拿着折扇作揖起来:“哥们真厉害,可谓饱读诗书了,佩服佩服。”“这小子还知道《战国策》,还不错。”普安笑道。

赵香云喜笑颜开,都笑开来:“你是刮目相看还是自愧不如?这话我怎么听上去好像酸溜溜的,你吃醋了不成?难道羡慕嫉妒恨了。”“这倒没有,虽说饱读诗书是个人的事,可有些人读书信手拈来,有些人读了也不记得。你们说,岂不可笑?”子午道。余下道:“书呆子最没用。”“也未必。”普安乐道。武连问道:“何出此言?”“书呆子有什么用?我觉得读书人都是文绉绉的,一点也不好玩。和他们说话很不容易。总是引经据典,之乎者也。最讨厌这样的人物,说些大白话有什么不好。说说看,书呆子有什么了不起的?”赵香云追问。

子午道:“我替普安说说看,好了。这读书人也是有用的,这读书人也了不起。士农工商,不可同日而言。”“春秋战国以来,富商大贾就最没地位。做百工的也是体力活,做农夫的很幸苦。还是士人比较好,正所谓,士人可做官,功名利禄,无出其右。治理天下也是士子最高境界。”余下笑道。普安道:“这孔夫子的弟子曾子在《礼记·大学》里说的好,正所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是也不是?”“商人没地位,何出此言?”武连道。

赵香云道:“听说过这样一个爱情故事么?陶朱公范蠡与西施泛舟西湖,这范蠡就是个富商大贾。他曾辅佐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可后来做了商人,后人就觉得他身份卑微了,是也不是?”“读书人的确地位很高。”余下乐道。子午道:“当然了。”“难怪太祖武德皇帝要与士大夫共天下。这士大夫也是好生了得,居然得到太祖如此赏识。”武连点点头。普安笑道:“连太祖都尊崇士大夫,可见我大宋士大夫地位很高了。也难怪,士大夫想造反乃是自取灭亡,武将如若造反岂不可怕?还是太祖当年的那句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是也不是?”“我说你们不要文绉绉,不要之乎者也,还是不听话。一个个都是摇头晃脑的老学究,真是不可救药。”赵香云捧腹大笑。

子午乐道:“我不喜欢文绉绉。”“老太太脸蛋才文绉绉。”武连笑道。余下“许多人以为读书人很容易,其实不然。”“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文人不仅相轻,而且胡思乱想。写文章不由自主,可能会闯祸。这士大夫与读书人都有一个毛病,那便是,口无遮拦,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手无缚鸡之力说的便是读书人!还是市井中人有趣,瞧瞧,他们生活的多自在多真实。一分钱一分货,斤斤两两,说说笑笑,热热闹闹,开开心心。一点也不浮躁。货真价实才是真道理。这日子才有趣!有些读书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宅在家里,就知道读书写字!看似雅致非常,其实也是虚度光阴。出来走一走看一看也是很好。”普安看着热闹非凡的街市叹道。

“人各有志,你何必强求。人家读书人难道要在人声鼎沸之处做文章,岂不可笑?你可知有些画师和文人墨客,人家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