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美味佳肴  忧乐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太祖得势,掌了兵权,‘黄袍加身’做了我大宋的皇帝。当了皇帝的太祖,每日山珍海味,日久天长,嘴里自然就没了味道。一日,他突然想起了那碗香到心里,暖透全身的‘汤泡馍’,可又不好意思,就把这意思告诉了杜太后,杜太后是最懂得太祖心意的人,她老人家就立即传旨御厨速速做来。但御厨做了几次,太祖都觉得不是当年的那个味儿。一次,太祖外出巡察,行至京兆府,带了随从,素衣打扮,体察民情,不知不觉又来到当年流浪的那条街,又闻到了那久违的肉香。这下,太祖食欲顿起,让随从原地待命,他就直奔肉铺,让店主马上做一碗‘羊肉泡馍’。店家见他体体面面,就介绍其它好吃的,只字不提泡馍之事。后来随从忍不住说出身份,眼见皇上驾到,这店家,又是惊喜,又是惶恐。夕阳西下,街上的烧饼铺已关了门,店家只得让妻子烙了几个饼,怕皇帝嫌是死面饼,便把饼子掰得碎碎的,浇上羊肉汤煮了煮,再放上大片牛肉,又在汤内放入了墨绿菠菜、白滑粉丝,撒入翠绿葱花,最后又淋上几滴金黄浓香的油。当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羊肉泡馍端到面前时,太祖尝了一下,立刻找到了当年的感觉,于是,皇上的架子也不端了,在卫士和店家惊异的注视下大快朵颐。吃完后,全身舒畅,当即赏赐了店家。一夜之间,皇帝来吃羊肉泡馍的事就在京兆府传开了,越来越多的人慕名来尝美味,店家索性把肉铺改成羊肉泡馍馆,吃的人多了,馍也掰不及了,于是谁吃谁就自己掰,反倒生出许多情趣。久而久之,羊肉泡馍成了京兆府人最喜爱的小吃,一直流传至今。或许还因占了太祖的龙威,因而被誉为‘天下第一碗’。东京也有这样的美食,只是当今皇上可不喜欢。要说这美味,还是京兆府比较地道。”张明远若有所思。

“羊肉泡馍,俺知道。苏学士也说过,‘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不过俺不喜欢烧饼,羊肉汤味道虽说不错,还是羊肉吃起来才带劲。”扁头津津乐道。“要说京兆府的美味佳肴,也是不少,可羊肉泡馍却首屈一指。”张明远笑道。“咱京兆府的吃食,可不仅仅是羊肉泡馍,想必还有许多,不为人知。”扁头不以为然。

“扁头师伯是美食家,想必知道许多。”子午乐道。“羊肉泡馍,味道不错。去京兆府一定要吃一次,有太祖武德皇帝的龙威,羊肉泡馍必定天下无敌。”余下掷地有声。“太祖是一个英雄好汉,他也是念旧。”张明远点点头。“俺也是英雄好汉,也念旧。”扁头乐道。众人哈哈大笑。

“你们吵吵闹闹,大老远就听见了。死胖子,出来接驾。”听得此声,扁头暗笑。“傻大个,瞎咧咧啥。”扁头走了出去,一看,原来是阿长,后面还有三个人,分别是费无极、普安、武连。

“无极!上山何不来信,我等也好准备。”张明远迎上前去。“普安!到我终南山,有何贵干?”子午笑出声来。“武连!哥们昨晚还做梦,你上山来了,今日就来了,果然好梦成真。”余下乐此不彼。“明远师兄,终南山可还好?”费无极走了进来。“当然很好,青城山可好?”张明远与费无极且走且谈道。“还好。”费无极坐了下来。

“子午师兄,方才我们还说青城山,你们就来了。”普安站起身来。“总算来了,还以为你们一去不复返了。说什么呢,青城山也不错。离开终南山时,还以为青城山荒山野岭,没想到,去了才发觉,比终南山要美丽许多。”子午笑道。“余下,你小子如何不到青城山找我?”武连质问余下。“终南山忙忙碌碌,可没空。”余下道。“此番让你们来,有一件十万火急的大事要商议。”张明远道。众人听了马上坐了下来,聚精会神,仔细聆听。

“信件我已经看了,恒山派恐怕有危险,我们不得不前去搭救。”费无极捋了捋胡须,掷地有声道。“师弟所言极是,这恒山派我们去过,自然知道那里易守难攻,不过贼人如若围攻,恐怕凶多吉少。”张明远担忧道。“这个也用不着商议什么了,你们两个带着弟子一起去可好?俺与阿长留下守山门。”扁头道。“青城山也少不了人,此番来,也是叙叙旧,我还要赶回青城山去。”阿长道。“师父、师伯,弟子去吗?”子午看着张明远、费无极,问道。“当然要去,既然是大打出手,如何不去凑热闹。”普安乐道。“此番就叫做行走江湖。”余下笑道。“恐怕比较危险,武林高手围攻恒山派,这实在匪夷所思。”武连冷静道。

“武连,说的不错。此番非同小可,不知你们四人武艺如何?如若去了有什么闪失,岂不得不偿失。依为师之见,你们还是不去的好。”费无极看着武连微微一笑,随即对张明远、扁头、阿长使眼色。“此番你们四人第一次下山,武艺不精,如何对付贼人?还是我与无极两人前去好了。子午四人就安心留在山上好了。如若普安、武连想念青城山,也可以回去。如何安排,你们自便,意下如何?”张明远会意,要用激将法让子午、普安、余下、武连四人有行走江湖的胆识,吃苦耐劳的意志。

“子午、普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