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揖答礼,话中似有些许不屑一顾,酸溜溜的瞥了一眼二人,感觉张员外太过抬举二人。
张员外心知肚明,不过不好喜形于色,故而微微一笑道:“二位小兄弟风尘仆仆,想必从远处而来,不知到此有何见教?”张明远道:“员外果然知书达理,晚辈佩服万分。此番抵达雄州,算是忠人之事,受人之托。”“员外想必也是从远处抵达这里,把此处当作第二故乡了?”费无极笑道。“不错,老夫也是中原人士,的确把这雄州当作了第二故乡,难舍难分,如之奈何?”
张员外说笑间看向那小厮,道:“你且下去,我与二位小兄弟说些私话,你可自去吃酒,有事我自会让店家找你。”
“小人恭敬不如从命。”这小厮自然得意万分,梦寐以求,故而高兴之余赶忙应声道:“员外这般通情达理,小人感激不尽,小人就在楼下吃酒,有事员外尽管吩咐。”
“好了,去罢,不过且记,不可贪杯。”张员外掷地有声,再三叮嘱。“员外大可放心,二位小兄弟定是头头是道,你们自有说不完的话,小人这就告辞,不再打扰。”小厮连连点头随后似笑非笑间关门而去。
“员外,你这小厮想必是好色之徒,不知晚辈所言是否属实,还望员外见谅。”张明远若有所思道。张员外顿时哈哈大笑道:“小兄弟果然好眼力,不错,这厮就是这一点不好,其它倒也挺好,跟随我多年,从京兆府到开封府,从开封府到雄州,也算是忠心耿耿。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这市井中人。你们年纪小自然不能明白,也是在所难免。他好色不好财倒是我看中之处。”“原来如此,晚辈方才唐突之言,还望员外不要介意。”费无极道:“好色也是人之常情,七情六欲如何可以加以节制。只要不伤天害理就好。”张员外道:“所言极是,如若他伤天害理,我自然绝不轻饶于他。实不相瞒,我也是要回东京去了,在雄州太久,目下契丹人也越来越少,手下的店铺开不下去,也在所难免。”张明远问道:“这是何故?素闻雄州榷场,契丹人和我大宋做买卖的颇多,如今为何就没有昔日的光景了?”费无极也问道:“如若员外方便,但说无妨,晚辈洗耳恭听。”
张员外道:“我倒是有一个故事,可以说给你们听听,如若你们听了,自然了然不惑,大可明白目下雄州光景。不知你们可有急事,如若有就不可耽误;如若没有,老夫倒是愿给你们说一说,不知意下如何?”“愿闻其详,还望员外赐教。”张明远、费无极颇为惊讶,顿时兴趣大增,异口同声道。
“话说,这张小宝是雄州的一个庄家汉子,他爹死得早,和娘相依为命,娶了个媳妇,男耕女织,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祖祖辈辈也便是靠着面朝黄土,背朝天为生。张小宝头脑还算机灵,说话大大咧咧,是个直肠子。一次偶然的机会去傕场发现了商机便做起了生意,把庄里的农货收购来拉到榷场卖,再把马匹转运中原得到东京商人的银子钱,算是一个小商贩。只是娘亲得了一场大病,他心爱的小儿子在瘟疫之中也死了,他自己也是大病一场,家里的银子钱也就余不了多少,在亲朋好友、街坊邻里跟前也欠了债。为了还债,这一年他种了一块西瓜地,算是勉强维持生计。”张明远、费无极点点头,算是明白了这故事的背景。
张员外继续笑道:“且说,炎炎夏日终于来临,张小宝便赶着毛驴拉了一车西瓜往傕场去了,一路上爬坡过河才算是到了那里。快要进榷场的时候,迎面出来了一群契丹人,他们嘴里哇哩哇啦说个不停,张小宝自然不知说些什么。正当张小宝的驴车拐过一棵大柳树的时候,张小宝转过身去,看到那些契丹人已经上了马车,渐渐远去。张小宝进了榷场,把车子停在一旁,正在栓马之际,一个榷场里的小吏过来了。‘小宝,今日又赶场?’一语落地,张小宝转过身来抬头一看便忙道:‘吆,哥哥来了,今天得空了?’小吏叹道:‘哪里?怕是这榷场快要关门了,你小子还来?’张小宝笑道:‘没有法子,要活下去不来怎么办?’小吏看了看张小宝那一脸的无可奈何忙道:‘兄弟,不是哥哥我难为你,老爷们又催了,说你的租税该缴了,再拖下去就说不过去了。哥哥我也想给你兜着一点,可我也是给人家当差,哪里有那法子,如若可以就给你免了。’说着两人信步开来。张小宝忙道:‘哥哥哪里话,如何要免了,兄弟我可没有这样想,如今也多亏哥哥担待,否则如何是好?’小吏道:‘那就好,我也知道你家道困难,我也一样。老家东京也有八十老母在堂,大哥已经六十岁了,膝下还没有一男半女,也可怜了。’张小宝忙道:‘这是为何?’小吏叹道:‘一个儿子在东京放烟火的时候,起了大火给活活的烧死了,一个女儿在虹桥观看水戏的时候被挤到河里淹死了。’说着说着不再言语,张小宝也感慨不已。小吏忙道:‘好了,此些事情不提也罢。我走了。’说着意欲离开,张小宝叫住他转过身去跑到车子旁边挑了一个大西瓜赶忙跑了过来递给他,小吏叹道:‘你这是小本生意,家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