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兴庆风范  忧乐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夏士卒早已布置好比武高台。乾顺率众,宋朝、契丹两国人士也紧随其后。众人早已出大殿来到大殿外广场,围坐四下,一同观看比武。

首先出场的便是:大宋与西夏。

费无极使出太祖长拳,只见,这拳法果然非同凡响,起如风,击如电,前手领,后手追,形如影,闪如云。两手互换一气催。劲道十足,干脆利落,囚身似猫,抖身如虎,行似游龙,动如蛟龙。费无极使出一招英雄独立,威风凛凛,不在话下。或伸或缩,时快时慢,拳拳如影随形,看得人眼花缭乱,没曾料想,费无极居然学会了这禁军教头教会的武功。还要多亏种浩,京兆府种浩手下有一个不得志的教头得罪了童贯就离开了东京,抵达京兆府。这教头便会太祖武德皇帝传下的长拳。费无极心细故而偷偷学了下来,如今便派上了用场。

萧勇使出契丹摔跤手的功夫,这契丹人自小草原上长大,摔跤功夫是男儿成人后必备技能。虽说个子矮才适合摔跤,像他这般个头恐有不便,不过个子高也有优势。就是步伐迈的比常人要大,臂力惊人,腿力也不可小觑。那一条大长腿,扎在地上坚如磐石。一条臂膀把人举起,甩出几米去并非难事。有些草原大胖子自以为是,前来挑战,结果硬生生被微微一笑的萧勇给摔了个不死不活,自此萧勇成为契丹国第一勇士,这萧勇的“勇”字算是当仁不让了。太祖长拳对战草原摔跤,一瞬间吸引目光,不在话下。此时的费无极二十出头,八尺之躯,在京兆府也不算个矮,可与眼前的萧勇一比,好似矮了半头。许多西夏人窃窃私语,恐怕这宋朝人不是契丹人对手。张明远、张叔夜与宋使也颇为担忧。萧燕、契丹国师萧奉先却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费无极一拳而去,萧勇轻轻松松躲闪开来,随即一个大长腿扫来,费无极眼疾手快,居然飞起一脚踹开萧勇大长腿。萧勇冷不防被费无极踢到,尚属首次。

那萧燕咬着嘴唇,担惊受怕,心中寻思:哥哥千万别受伤,费无极你这家伙也别受伤。契丹国师萧奉先也握紧拳头,直冒冷汗,傲气不存,两眼无光。张明远欣慰之极,张叔夜放下心来,宋使也不再担忧。可这萧勇倒也冷静,并不气急败坏,这便是可怕之处,常人定会恼羞成怒,乱了章法,坏了套路,可这萧勇见招拆招,用长臂对付费无极。

费无极没有长臂,不可被萧勇长臂伤到,只能以轻功护体,瞬时飞来飞去,身轻如燕,敏捷不已。没曾料想,萧勇也是轻功了得,如大鹏展翅,飞到半空。众人看时,两人不相上下,几个回合,难分胜负。正在此时,西夏武士平吉也加入其中,此人平生所学乃西夏无影掌。如此看来,费无极所长乃轻功和长拳;萧勇以大长腿和长臂制敌;平吉就是手上功夫了。要说手上功夫,终南山掌法天下闻名,难道西夏人不知?岂不自取其辱?费无极不敢怠慢,定要使出本事,会一会这西夏无影掌。约定不用内力,那就只能靠素日的轻功护体了。平吉使出无影掌,果然是无影无踪,快如风,闪如电,玄而又玄,妙而又妙。费无极用太乙掌对战。平吉掌法之快实在目不暇接。费无极有些后怕,果然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西夏虽小,可武艺高强者也大有人在。如若不是费无极轻功了得,差点被平吉一掌击倒。费无极的太乙掌得王世贞真传,也是终南山掌法中的上乘武功。再说费无极在终南山地宫所练神功护体,故而也没伤到哪里。三局两胜,费无极和萧勇、平吉,各有胜负,打成平手,可谓与三国目下三足鼎立之势不谋而合,此乃时也,势也。

乾顺道:“此番比武到此为止,诸位来到我大夏皆为贵客。不宜大动干戈,不如把酒言欢。”察哥道:“果然名不虚传,终南山武艺高强无出其右。契丹大长腿横扫天下,令人感慨万千。本王愿三国把酒言欢。”嵬名安惠道:“既然三国高手打成平手,互有胜负,何不化干戈为玉帛,把酒言欢可好?”契丹时节心想:“西夏果然早有准备,宋朝也是武艺高强。”随即道:“没曾料想,西夏无影掌,非同小可。我契丹愿与西夏把酒言欢。”

张叔夜寻思,党项人果然不可小觑,契丹人也非同小可。马上道:“契丹武士果然厉害,西夏武士也非同凡响。我大宋只好作罢,愿与诸位把酒言欢。”乾顺心想:“宋朝与契丹来此扬威耀武欺我大夏无人,方才的确颇为担心,害怕平吉大失所望,恐非两国对手。目下好了,打成平手,寡人算是放下心来。”随即道:“此番比武大开眼界,既然你吃不得我,我吞不了你,何不如三国故事魏蜀吴,成鼎立之势。即刻把酒言欢,更待何时?”乾顺在前,察哥、嵬名安惠等人紧随其后。张叔夜与契丹时节、契丹国师萧奉先并驾齐驱,张明远、费无极、萧勇、萧燕、平吉随后,一同回到大殿内把酒言欢,好不快活。席间萧燕盯着费无极看个不住,张明远见状也感觉莫名其妙。萧勇见状猜出一些猫腻,只是不好言说,只有费无极全然不知,蒙在鼓里。

宴后,萧勇、萧燕到张明远、费无极住处约他二人出去走走。四人到兴庆府一酒楼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