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病入膏肓  忧乐记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过了半个月,张明远、费无极与王世贞一同下山去往京兆府,扁头、阿长与大嘴却不曾一同前去,原来上山祈福者络绎不绝,茶食糕点堆满斋堂。扁头本想下山玩,结果出了山门又临时改变了主意,阿长走到半路也改变了主意,大嘴说不要和官府打交道也就没有一同前去。

“你们上一次回来,为何问起龙虎山了?还说我有一个师出同门的师哥?不知此番可否见上一面?”王世贞问道。张明远道:“这龙虎山还是无极和他的老神仙说的。上次为了这事,他还和我生气,好生了得。”“明远师兄,切莫胡言乱语。你不尊老爱幼,不说也罢,还敢旧事重提,不觉得自惭形秽么?师父可知他叫什么名字?老神仙的确是老神仙。非同一般,不可小觑。”费无极问道。王世贞道:“为师的确与他师出同门,我们都来自龙虎山。不过我们还有一个小师弟,叫做张继先,乃是祖师最宠爱者。小师弟十三岁就蒙当今皇上召见,赐号‘虚靖先生’,威名可见一斑。”费无极纳闷道:“徒儿问老神仙,师父又说张继先。难道师父和老神仙都不如小师弟张继先了不成?”张明远得意洋洋道:“看来我老张家出的都是大人物。”

王世贞忙道:“你所说老神仙,是我师哥,只是他叫做什么名字。为师却不能告诉你们,你们也不必多问。他悬壶济世,独来独往,行走江湖,如何让你碰到了。”费无极道:“说来也巧,他听到我说终南山,就停下脚步,和我说了一会话,徒儿觉得他老人家是个好人。为何师父不能告诉我,他叫做什么名字?为何又主动告诉我们张继先师叔的名字?”王世贞道:“我与他有约在先,故而要信守诺言。我与张继先没有约定,故而可以告诉你们。你们可清楚明白了?无极,你所说的那老神仙,为师觉得,要说他,好人谈不上多好,坏人谈不上多坏。无愧于心就好。”费无极惊道:“他自个也是这样说自个的。”

王世贞道:“可见他有自知之明。”张明远看师徒二人聊得带劲,全然把自己视而不见,就一脸不悦道:“师父,徒儿想听一听张继先的故事。不知你那小师弟,也就我们的师叔,他如今怎样了?以后可不可以见到他?”王世贞道:“且说我这小师弟张继先,他目前还在龙虎山坐道,实在名扬天下,为师也不如他,他的雷法实在厉害。所谓英雄少年,别看他年纪轻轻,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如今他刚刚而立之年,从年岁上说,你们叫他哥哥也可以,不过按辈分,你们要叫他师叔才是,你们可明白?”费无极道:“如此看来,你们师兄弟三人学的不同了,师父是武术,老神仙是医术,张继先师叔是雷法。”

王世贞道:“也不尽然,只是各有侧重而已。岂不闻,大唐韩昌黎所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父所言极是。”张明远道。费无极点点头道:“韩昌黎的《师说》,徒儿还记得几句。”王世贞道:“说出来,为师听一听可好?”费无极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到这里停了下来,默然不语。

张明远急道:“为何不说了?”王世贞叹道:“不说也罢,韩昌黎这个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他好折腾,大唐举国念佛时,他写了《论佛骨表》,这样佛家对他就颇为不满。他被贬潮州又变成神仙人物,我道家韩湘子又劝化他入我道家,但他固执己见,不为所动。能够被佛道两家重视,可见韩昌黎的确身手不凡。”张明远、费无极顿时目瞪口呆。

“你们上次拿了种浩的书,怎么忘记归还了?为师觉得你们肯定拿错了,为何书中有一本《法华经》?”王世贞看着两人发呆,就笑道。“可能是拿错了《灵飞经》也未可知。”费无极道。

张明远道:“我大宋文人墨客素知的是佛道儒,种浩一般也喜欢佛道儒三家合一,不知是种浩拿错,还是有意为之,还望师父明白。”王世贞道:“你个小鬼头,如何就这样看待,种浩会这样?为师如何就不大相信。”费无极道:“师父不必这般冥思苦想,师兄也不必让种浩背上拿错书的名头,且去问问他本人岂不真相大白,是也不是?何必在此猜想个没完没了。”张明远点点头,笑道:“师弟所言极是。”王世贞道:“无极果然明白事理,好,我等且去问个明白,也好了然不惑。”说着师徒三人来到种师道府邸门口。费无极上前正要敲门之际,只听的是,门吱的一声开了,迎面出来两个人。

“公子且放宽心,小可一定照看好老爷。”管家掷地有声道。“好,且先照顾好家父,我去请大夫来,看看也好,不然不放心。”说着种浩慌忙推开大门,快步走下台阶,顿时一怔赶忙来到王世贞、张明远、费无极跟前满面笑容道:“如此凑巧,师公,二位师兄弟,如何就到了。昨晚还念叨你们,这半个月为何只是飞鸽传书,就不见你们下山来,如若有空我也好上山去看望你们也好,只是军务繁忙,一时脱不开身,还望你们见谅。”

王世贞问道:“浩儿,你爹爹可好?如此火急火燎,不知发生什么大事了,不要着急,如若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