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六章 幕后(四)  烟云锻侠录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拜入朝中诸臣门下,否则便没有在朝中的容身之处,举子们自然也知道规矩,所以刚一进京,就要请人带呈拜帖,互相串联,互相举荐,以保自己能留在长安城里。”

天子点头说道:“不错,正是如此。”

钱太尉继续说道:“风气一开,便人人从之,难得有一年科举之时,有两个举子却全然没有依附于人的打算,一人便是魏相,另一人陛下还记得否?”

天子说道:“朕记得,姓张,对吗?”

“陛下圣明,”钱太尉说道,“不过这两个人虽说都不喜欢朝廷风气,作法却截然不同,魏相是个聪明人,虽说不打算拜到哪个人的门下,但他看得出陛下您所忧之事,也找得到门路,直接请人介绍到卫总管处,通过那里上书给陛下。那时候的卫总管,却不似今日这般风光,更是朝中诸臣不怎么看得起的人,可以说魏相能有今日之位,其胆识的确令人佩服。”

天子点点头,说道:“的确如此,朕很看得起这样的人,所以才启用了此人,放他在安北都护府待了三年,立了军功,入朝提拔,他也没让朕失望过。”

“如陛下所言,”钱太尉赞同道,“与魏相相比,另一位不愿意拜入他人门下的张举人,见识虽说不错,但胆略却差了许多。”

“诶?对了,”天子突然问道,“那个举子,调选到了何处?朕记得,当年他的文章写的也颇为不错。”

“他啊,”钱太尉说道,“他因为没有拜到谁的门下,所以在京中也没有什么依靠,不太混得下去,不像魏相,有陛下钦点调派。不论留在了哪个部省之中,总是遭人排挤,后来实在郁闷之下,上书请外调地方。这件事是亲王处理的,亲王看他虽然有些想法,可实在不适合待在京城,又感他还算正直,便安排他回家乡绵州做了太守,一直以来,绵州各项事务都做得不错,故而也没有什么消息传到京城来。”

“如此啊,那便好。”天子点了点头,说道,“这么看来,朕提拔魏相的原因,你也算记得清楚了,你这样讲,朕就放心了。”

钱太尉想了想,说道:“陛下,近日以来,魏相时常待在家中,留在尚书省内的时候也少了,这么安排当真好吗?”

“有何不好?”天子看向钱太尉,“怎么,爱卿你觉得朕不该这么对魏相?”

“臣不是这个意思,”钱太尉说道,“魏相在朝中这么多年了,虽说权势大了点,可也是一心为了朝廷,现在朝中诸臣也都看得出来形势,拜访魏相的人也少了,如此情形,臣……臣不太是滋味。”

天子摇了摇头,问道:“爱卿啊,朕问你,朕对待你如何?”

钱太尉说道:“陛下待臣不薄。”

天子又摇了摇头,说道:“朕想听的不是这一句。”

钱太尉犹豫了许久,才说道:“臣……陛下安排,臣自然遵命,只是……难免有些憋屈。”

天子这回点了点头,说道:“朕问你,朕当年提拔魏相的时候,也同时提拔了前朝老相的门生做了右相,右相之权,虽是一直在被魏相所夺,但今日陆右相还在朝中否?”

钱太尉思索了片刻,说道:“陛下您的意思是,您这般调用魏相,之后是另有安排?”

天子摇了摇头,说道:“你啊,你啊,爱卿,朕登基之前,便与你相识,这么多年了,朕有一件事是没有判断错的,那便是在判断形势这件事上,你的确不是这个材料。”

钱太尉闻言一愣,随后立刻便低头下拜,说道:“陛下,请恕臣愚钝。”

“起来吧,朕也没有在责怪你。”天子说道,等到钱太尉起身,天子才再次开口,说道,“朕刚才的话想说的是,朕只是请了一个王昭来,魏相的门前便冷清了许多,可朕即便再怎么削右相的人,右相的府上,可从来没少过来客,说道这里,你听明白了吗?”

钱太尉恍然大悟,说道:“臣明白了,陛下的意思是说……”

天子却在此时抬起手来,阻止了他继续往下说的话,说道:“可以了,后面的话,朕说给你听,你听就是了,不必再出言重复,这里的事情,便说到这里,今日回去之后,朕要你跟魏相走得再近一些,你是朕的人,朕有什么谋划,自然不会瞒你,朕的意思,你懂了吗?”

钱太尉立刻说道:“臣明白了。”

“好,”天子身子后仰,靠在龙椅之上,想了想,说道,“如今这朝中诸臣里面,其他人如何,朕不怎么在乎,朕想知道,近日来,窦相私底下做了些什么吗?”

钱太尉说道:“前几日,窦相派了门下一书生,去了魏相府里,不知所谈何事。”

天子点点头,说道:“哎,这个老狐狸,朕有什么打算,他都看得明白。”

钱太尉有些不解,可天子也不继续说下去,而是继续问道:“罢了,此事不重要,窦相再怎么明智,他关心的,也就是他自己的官帽罢了,虽然看得清形势,可也只是站队自保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