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一章 恩仇(二)  烟云锻侠录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女子目光之中虽然关切,但仍是不动,牧松客干脆起,把一张椅子取来,老者再回头看那女子,女子点点头,老者随后坐在牧松客对面,说道:“这位侠士,容老奴问一句,老奴只说了一句留下血脉之事,敢问侠士是如何猜到我家小姐份的?”

牧松客笑了笑,回头看向顾仪和侯柏仙,说道:“你们还不明白,对吗?”

顾仪和侯柏仙自然摇头,牧松客转回头来,对老者说道:“是亭中碑文,初读之时,我虽未能猜到,但联想到整座山庄,再想到老人家你的话和自称,我便想通了。”

老者微微摇头,说道:“碑文早已被贼人彻底毁坏,侠士看得出来?”

牧松客看向那女子,说道:“在下有幸,见过碑文的拓本。因其文字实在优美,故而拓本被好书法之人收藏,碑文虽坏,然看到破碎的董美人字样,及蜀中一位的上柱国份,加之杨氏姓氏,实在是并不难猜。”说着,他对女子问道,“在下要向同伴说明姑娘份,请姑娘放心,我这两位兄弟都是可靠之人,都会严守机密。”

这种事,原本不必女子同意,只是牧松客实在客气,女子也有些不知所措,只好点头,牧松客对顾仪和侯柏仙说道:“两位,说道杨氏这个姓氏,你们可能想到什么?”

“什么?”顾仪和侯柏仙都有些不知所云。

牧松客摇摇头,很是失望的样子,说道:“前朝虽短,可总有三十余年稳坐江山,一统天下,你们难道不知道吗?”

侯柏仙仍是摇头,顾仪却瞪大了眼睛,他还是听说过一些的,说道:“这里的杨家庄园,乃是隋朝王室的杨家?”说着,他看向那女子,此刻虽依然正襟危坐,但脸上的神已是不安至极。

顾仪这才明白,为何牧松客如此恭敬作态。牧松客说道:“碑文全文,在下有幸读过全文,言辞之中,全然是上柱国蜀王杨秀对董美人之思恋怀,想来山庄名为怜芳囿,其字更是与碑文上相同,若是在下猜的没错,此地是杨秀为怀念妃所建,此地住着的杨氏后人,便是这位杨秀与董美人的后人,这位老人家,却是家中一位老仆,杨姑娘,在下猜得对吗?”

老者看向女子,女子点头说道:“不错,我叫杨凌。”

牧松客的猜想得道了验证,颇为得意,但想了想,对杨姑娘问道:“上山之前,我以为这里山庄遭人夷灭,乃是江湖仇怨,现在看来,莫不是走漏了份之事的消息?”

杨凌并不说话,只是看向老者,老者长叹一声,说道:“多少年前的事,小姐年岁尚小,知晓并不周全,还是让老奴来说吧。”

牧松客一拱手,说道:“老人家,您能告知最好。”

老者想了想,先说道:“虽说感三位侠士慈悲之心,但讲这些事之前,老奴还是想问一句,若是三位不愿回答也罢,敢问三位,是为何事上山?”

牧松客当先答道:“在下若是说了,恐怕你们有些难相信,但事实如此,在下上山,是听说了此地灭门惨案,更有恶鬼作乱之事,在下平生以行走江湖,收集记载各种奇说怪谈为乐,听到此地有如此奇闻,便赶来了。”

听了他的话,老者和杨姑娘都满脸狐疑,偏偏牧松客又能如此准确的猜到杨家的份,无论他的话说的多么诚恳,还是那么让人难以相信。

杨姑娘看向侯柏仙,侯柏仙手指顾仪说道:“我一开始只是想让你们看看我的刀,听说山上出了事,原本不愿意再来,是被他们两个带上来的。”

几人再看向顾仪,顾仪还未开口,那女子先问道:“你的那把剑,是从何而来?”

顾仪也是有些怀疑,自他见到这位杨姑娘以来,杨姑娘的目光似乎就从未离开过他的散魄剑和侯柏仙的宝刀,当下说道:“我这把剑乃是师父所传,顾仪带在上,已有多年,师父佩戴此剑,也有多年,并非是偷盗夺来的。”

那女子又问:“那把刀呢?”

顾仪看向侯柏仙,侯柏仙立马把刀藏在后,好像生怕杨姑娘来要一般,顾仪说道:“此刀是上山之前,自龙安县县丞那里借来的,却不知是何来头。”

杨姑娘点点头,不再追问,老者说道:“原来如此,那看来这把刀,便是我们山庄丢失的刀了。”

牧松客也不管现在侯柏仙的表有多难看,而是催促道:“顾兄弟,你快把你是为何来这里的理由说一下,我好开始问这里发生的事。”

顾仪说道:“顾某今次上山,是来打探师父的事,”他抽出散魄剑,说道,“顾某听得消息,师父曾来过此地,又听闻有人提到,此剑唯有铸剑名家方能造就,于是便来此地打探一番。”

杨姑娘见散魄剑上的凛凛寒气,早已知晓了这把剑正是自此地铸造的,老者点点头,说道:“从剑来看,此剑多半是故去的老爷生前的手笔。”

牧松客等不及问道:“不知杨氏如此家,为何却在此地隐居行宫之中,做起了铁匠的活计?”

老者长叹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