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面表现的栩栩如生。
第二只鼎上的画,画的是一位中年将军,仍是骑在马上,正挥刀冲杀。
他的后面,压阵的旗帜上,仍然写着篆体的“燕”字。
和他对阵的,是一个英俊的将领,骑在马上,从率兵向后退。士兵背着的旗帜上,却写着“晋”字。
大家陶醉在稀世珍宝的的欣赏中,突然,前面的甬道,却戛然而止。
第三只鼎上的画,画的是两军对垒,中间是一条河。
河左岸的军队在进攻,旗帜上有篆体的“晋”的字样,河右案的士兵们在逃跑,他的后面,是一些将士的轮廓。倒伏的旗帜上,赫然写着篆体的“秦”的字样。
第四只鼎上的画,画的是一位皇帝,坐在朝堂上,接受群臣的顶礼膜拜。朝堂后面的背景上,赫然写着篆体的“燕”字。
接下来的瓷器,种类更加繁多了。
有钵,有罐,有瓮,大多数都是生活用品。
考古小组边欣赏着瓷器,边前进,大约又走了一百米左右的时候,发现甬道在这里豁然变宽了。
正对着甬道的,是两扇高大的石门。
石门高约两米,宽约一米五,上面是拱形。
两扇门上刻有兽首的图案,兽首的口中衔着石环。
顺着甬道向左看去,20多米之外,仍是一座石门。石门高约一米五,宽约一米。门上仍旧刻着兽首的图案,兽首的口中衔着石环。
向右看去,20多米外,仍旧是一个石门,式样与左边的一模一样。
“难道,这就是帝陵的最终入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