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0章 请君入瓮仲达献策  三国风云之步步沉浮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递给荀攸,冷笑道:“果为仲德言中,子和此刻受缚于油江口。”

程昱担忧道:“丞相,眼下我等该如何行事?”

曹操徒然意识到了甚么,虎目一亮,忽地仰天大笑道:“哈哈哈——”

程昱一脸懵逼,尴尬地一笑道:“不知丞相何故大笑?”

曹操志得意满道:“孤笑刘子扬短视,孔明无谋。”言讫大袖一摆,“且召群臣入楼船议事。”

除了出镇江陵的徐晃与毛玠外,荀攸,程昱,陈群,司马懿与杨修以及于禁,夏侯兄弟等诸将皆前往行在。

当程昱将探报宣之与众,江夏扬言若曹操举兵来犯,必杀曹仁与曹纯将军,群臣不得不倒吸一口凉气,而后寂静无声,席间重臣皆是人精,岂能不知其中利害?

曹仁与曹纯皆乃丞相族弟,是丞相从龙旧臣,曹仁独领一军,曹纯乃虎豹骑主将,实乃丞相左膀右臂,若主张进攻,两位将军必成刀下亡魂,若主张不攻,便有因私废公,怯敌之嫌,落人话柄,难免留下往后被政敌攻讦的口实,如此左右为难的状况,闭口不言方为明哲保身之道。

船舱内的气氛过分诡异,无人敢发一言,皆偷偷察言观色,体察上意,曹操则端坐于上位,脸色阴晴不定。

曹操摩挲着腰间的倚天剑,陷入沉思之中,昔日誓师南征之时,他曹孟德初登相位,身着戎甲,在践行台上是何等意气风发,志得意满,一副藐视天下英雄的霸气,以至于荆北之地倒戈而降之时,更是让曹操觉得席卷江南,一统天下乃大势所趋。

随即一番传书于孙权,更显曹操之骄横,“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而正是这个不过窃据江夏,兵不满三万,拥兵以抗拒王师的刘子扬,曹丞相之前从未将他放在心里,就是这个隐藏着无数秘密的神秘对手,前番设计智擒曹仁,后于新野之战反间于贾诩,而今又于长坂坡生擒曹纯,除了折损在他手中的乐禁,足有三名谋臣重将落入他手中,足见刘琚此人乃雄才之主,机谋深远。

而荆州名将如王威,文聘与黄忠以及近五万大军奉刘琚为新主,更是如虎添翼,昔日那个从未显山露水的一地郡守,开始露出狰狞的獠牙。

如今一想到曹仁与曹纯被俘,若作为江夏军的人肉盾牌,使得大军寸步难行,若有异动,江夏手起刀落,两位族弟身首异处,便有点不寒而栗,感觉到头风有点复发了,若不积极营救赎回二人,近无法抚慰宗亲族人之心,远无法向群臣将士交代,以免寒了人心,往后还有何人愿尽忠效命?

而此番南征,撤军北归更是万万不可,数十万大军南下,天下瞩目,耗费粮草辎重无数,若无功而返,既有失人望,丢丞相颜面,更会激起诸如关西马韩的反叛之心,俨然已成骑虎难下之势。

程昱轻轻地咳嗽两声,曹操回过神来,环视席间群臣,板着脸道:“诸将下去皆约束部众,不得祸言军心,违者杀无赦,你等且退下吧!”

“诺!”诸将面面相觑一番,这才抱拳应诺地鱼贯而出,只剩下丞相府一众谋臣掾吏。

“今我数十万王师南征,每日消耗粮草辎重无数,虽得襄阳粮草补给,却杯水车薪,而今江夏挟持子孝与子和将军为质,使得我等被动,不知诸君有何破敌良策?”沉吟片刻,曹操开口问道,声音有些沙哑,

言讫船舱之内依旧鸦雀无声,曹操有点暗恼,之前独断专行,觉得大权独揽甚为满意,今问计于臣下,却无一人为主分忧,当真可恨!

而谋臣荀攸大智若愚,最是谨慎,为了避嫌,惜字如金,眼神呆滞地看着前方。

曹操无奈只好向程昱眼神示意,程昱性子刚直,向来不怕得罪人,有谏臣之风,也打起了太极,道:“王霸之业与两位将军性命,孰轻孰重皆在丞相一念之间。”

此言说了等于没说,未尝不是一种表态,至少让曹操明白这此等忌讳之事只能自己乾坤独断。

然显然他的目地并非如此,发掘有才能的俊彦为国蓄才,曹操示意众人安静下来,而后认真道:“自黄巾之乱以来,中原烽火不息,州县常年被战火所害,故而中原士子百姓,多有避兵祸而南逃者,荆州承平十数年,文治昌盛,乃富庶之地,江东历来人才辈出,此为事实,不必讳言。江南掩有今日之势,非偶然也,荆州吴会人才济济,也非妄言。此番我王师征战江南,固非易事。然知难而上,披荆斩棘,方显大丈夫本色,我大汉万里河山,岂不比荆州江东一隅之地,更有国力、英才?诸位以为然否?”

舱中诸人,纷纷称善,群臣眼神锐利,大有争雄之心。

见人心可用,曹操稍感欣慰,亦有几分无尽的失落,若郭奉孝在此,孤何至于此?

正思虑间,曹操眼角瞥见席间一众掾吏皆高抬头来,惟有一人跪于席间,如老僧入定般不动声色,视其人,正是司马防二子司马懿也,自己屡次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