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聚江夏诸雄显神通  三国风云之步步沉浮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恐怕遇到凶悍的贼兵便会望风而逃。

而刘琚显然看出了黄祖的轻视之意,故作不满,向黄祖请求前往夏口见识一下荆州强大水军的风采,黄祖则无不应允。

渡口之上,黄祖与刘备相谈甚欢,这次刘备主动向刘表请求剿灭张武,陈孙,确实是有所图谋,经过一年的蛰伏与观察,再通过军师徐庶的提点,他已经对荆州局势有了初步了解,荆州也非刘表一人的荆州,其中各部势力错综复杂,荆州四大家族,蔡,蒯,庞,黄,而刘表为了稳固统治的需要,成为荆州四大家族控制荆州的代言人,他往后若欲在荆州立足,不仅是刘表的态度,同时也需要荆州世家大族的支持。

对于蔡氏,刘备也不指望,一来便对他充满敌视,对他视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南阳蒯氏也是指望不上,蒯越乃典型的亲曹派,和他有着本质的利益冲突,至于庞氏,他倒是屈身上门拜访了几次,庞德公一向淡泊名利,不理官场世事,显然是中立,置身事外,刘备不得已只好将目光投向了黄氏,特别是江夏黄氏,黄祖乃荆州有名的抗曹派,与他有着天然的合作条件,他们完全有可能合作。

然而刘备心知肚明,表现得太过刻意,很容易引起刘表的猜忌,故此刘备便在徐庶的点拨下,欲擒故纵一般谋得征讨张武陈孙二贼的差事,借此良机,来到江夏与黄祖会面,便显得名正言顺,结成利益联盟,使得他暗中得到黄氏的支持,而事实上,早在半个月前,刘备就秘密派遣心腹简雍南下拜会黄祖,黄祖也对合作事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才会有今日顺理成章的正式会面。

“玄德公,一路舟马劳顿,且随老夫到府上,老夫已为使君备好了接风宴。”黄祖抱拳一礼,摆袖道,

“这——唯恐误了平叛之事。”刘备佯装为难道,

“无妨无妨,援军远道而来,军士疲敝,且待休整两日,才有余力平定叛乱。”黄祖笑眯眯地看着刘备,略有所知道,

“呵呵呵!黄府君盛情难却,那备只好却之不恭啦!”

“仲业,你也要同去,切莫推辞,多年以来为俗务所累,我等今日自当好好喝上一顿,一醉方休才是。”黄祖回头招呼文聘道,

文聘不苟言笑,看到刘备颔首微笑,便不再推辞,随黄祖等人径直入城。

楼船满载之后便由浆手划出渡口,至江心升帆起航。楼船之后大小战船、粮船陆续跟进,组成了首尾长达数里的庞大船队,大船之侧,还有许多仅可容纳几人甚至两人的哨探赤马。

赤马整个被笼罩在艨艟巨舰的阴影之下,却船行甚速,穿梭往来,快捷如风。各船之上旌旗招展,随风飘动。

凭栏而立,江风浩荡,夏日的阳光映射之下,水面反射出刺目的白光。

刘琚微微眯眼,侧身而望,夏口城依山而建,城墙随着山势蜿蜒起伏,敌台高耸,层峦叠嶂,翠绿山林之中偶露峥嵘怪石。

马良见刘琚看着对面的水军大寨目不转睛,笑问道:“黄祖对主公甚是无礼,主公为何又特地赶到夏口一观?”

此时江风拂面,湿气微凉,刘琚抬眼望向浩浩淼淼的广阔江面,轻笑一声,拔出佩剑遥指对岸的夏口水寨,豪气云干道:“自古北人善骑射,南人善舟楫,今黄祖日渐骄横,老迈昏聩,而夏口既乃江汉平原顺流东出之大门,又是东南扬州溯流西进必夺之要津,将来与江东孙氏必有一战,而黄祖岂能担此重任?将来自有一日,本公子自当取而代之,而江夏乃英雄乐土,自是我等好男儿一展身手之地,不知季常以为然否?”

江风吹得刘琚身后的披风猎猎招展,举手投足之间王霸之气尽显,马良为刘琚流露出的野心所震撼,颇有当年小霸王孙策三千虎贲下江东的风采。

夏口水寨之中的江面之上,艨艟横列,斗舰分张,走舸如飞。

刘琚剑锋还鞘,嘴角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看着愣愣的马良,道:“季常,且拭目以待,不出数年,江夏尽入我瓮中也。”

阳新县位于江夏郡中西部的一座小城,全县有两万余人,此地便是张武与陈孙两个叛贼的临时驻守之地。

自从张武与陈孙二人举兵叛乱以来,阳新县便脱离了江夏郡的管辖,成了叛军的大本营。

“本将军的宝马呢?”一名四十余岁的将官从县衙中狂奔而出,歪戴着头盔,衣甲不整,他也顾不上,失魂落魄地似乎在寻找他珍贵的坐骑。

“将军,的卢马在此!”一名亲兵牵着一匹极其雄壮的战马小跑着过来,战马异常壮硕,它雪白的鬃毛如雪一般柔顺,细密而飘逸,从侧面一观,它体格匀称,四肢强壮而修长,他的马蹄如镔铁一般坚硬,奔跑有力,它天生一双鹰隼般的眼睛,不仅能够远眺,而且在浓雾,黑暗之中踏蹄飞雪,就连最不识战马优劣之分的凡夫俗子也能看出它的与众不同。

“唉,本将军之的卢马,幸甚犹在。”中年将官飞奔上前,狠狠地抱着马脖子,将脸贴在它的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