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枭雄岂肯屈人下  三国风云之步步沉浮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刘琚看到此军侯身材魁梧,相貌堂堂,面如重枣,又是魏姓,心中好奇,故作寒着脸问道:“敢问军侯名讳?”

那军侯身后的小卒悄悄拉了他的一角,上前半步讨好地笑道:“琚公子,魏军侯性情粗鄙,无意得罪了琚公子,还望公子大人不记小人过,无须与其计较。”

刘琚立于车辕之上衣袂飘飘,临风飘举,居高临下地看着那魏军侯,似笑非笑,

那魏军侯胸膛一挺,倨傲道:“哼!有何不可说?末将乃义阳魏延,现任城门军侯一职。”

“嗯,本校尉记住你啦!”刘琚面不改色道,放下布帘,“刘成,走!”

“放行!”魏延迎着刘琚极为平静的目光,大手一摆,身后的军士连忙将拒马移开,马车缓缓起动,绝尘而去。

魏延望着马车的背影,略有所思,而身后传来手下低声的议论之声,

“唉,魏军侯得罪了琚公子,恐怕要倒霉了。”

“是啊是啊!恐怕连城门军侯都干不了多久,要派往府库看门啦!”

“······”

新野太守府

不管是过往的奴仆还是婢女,还是在中庭中饮宴的麾下文武大臣,关羽,张飞,赵云,糜竺,孙乾等刘备心腹皆是难得的好心情,看着堂中的歌姬翩翩起舞,醉意朦胧。

豫州牧,左将军,当今天子亲封皇叔之名的当世英雄刘备跪坐于主位之上,眼角露出微微的笑意,自从汝南兵败以来的颓废之气一扫而空,有了个立足之地,总算也让刘备等一行人松了一口气,稍感安稳。

自从黄巾之乱以来起兵至今已有数十年,刘备已经年过半百,到了不惑之年,两鬓长出了不少白发,而辗转天下数十年,刘备屡战屡败,妻儿数次被俘,委身于曹营之中,却心志不改,可谓心性坚忍的枭雄之姿。

而自从刘表接纳刘备以后,让他驻守新野,成为荆北屏藩,点了万余精兵,拨了粮草,让刘备重拾底气,准备卧薪尝胆,以期东山再起。

“禀主公,琚公子求见。”少时,有亲兵前来禀报道,

“哦,快快有请。”刘备面不改色,大袖一摆,道,

中庭之中,关张赵等文武大臣齐在,刘备一身锦袍跪坐于主位之上,在众臣的衬托下更显人主之姿。

今日面对刘备麾下等名传千古的文武名臣,刘琚的心情确实有点小小的激动。

“呵呵!”心中不能怯场,刘琚平复一下心情,昂首步入正堂之中,宽袍大袖,行进之间飘飘欲飞,风姿绰约。

这一刻,恍惚间天地间只剩他一人,其余者不过寥寥。

关张赵等人眼神扫过他,刘琚也在用余光打量着刘备麾下的文武重臣。

步入正中,刘琚恭恭敬敬地躬身一揖道:“小侄拜见刘皇叔。”

刘备大袖一摆,离席而下,挽住刘琚的手臂,上下打量了一番,感叹道:“子扬真乃一表人才,明公有此贤侄,此生何憾?”

“来人,快给琚公子上座。”

“多谢皇叔美意!琚便恭敬不如从命。”

来者是客,且刘琚来头不小,乃刘表亲侄,众人不敢怠慢,汉代以右为尊,遂请刘琚跪坐于右首,以示尊贵。

各自坐定之后,刘备如沐春风地温淳一笑,为刘琚引荐道:“贤侄,来来来,我来为你引荐我麾下诸君。”

“此乃我二弟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氏。”

刘琚望去,此人身长九尺,髯须二尺,面如重枣,唇如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原来乃关将军,久仰大名,在下早闻将军威名,官渡之战斩颜良诛文丑,威震河北,而后挂金封印,过五关斩六将,护送皇嫂南下,忠义感动天地,在下佩服矣。”

关羽面色倨傲,遥遥抱拳道:“公子过奖啦!”

“此乃我三弟张飞,字翼德,河北涿郡人氏。”

“见过公子。”

刘琚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心中暗赞一声,“真乃当世虎狼之将。”

“见过张将军。”

刘备一一介绍众臣,刘琚皆是拱手还礼,待其介绍坐在末席面冠如玉的赵云道:“此乃我爱将赵云,字子龙,骁勇善战,乃备之左膀右臂。”

“这便是一身忠肝义胆的绝世武将赵子龙吗?这可是后世自己最喜欢的三国武将。”刘琚心中有点唏嘘,有点感叹,然而他不能过于激动,以免显得无礼,故作矜持道:“原来是赵将军,在下多谢赵将军救命之恩,若无赵将军出手相救,琚已成曹军的刀下亡魂,如此大恩大德,在下无以为报,请受琚一拜。”

“万万使不得,公子身份尊贵,末将不敢生受,快快请起。”赵云急忙上前抓住他的手臂,劝慰道,

刘琚感觉到他臂力如此之大,自己欲往下而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