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定情  三国风云之步步沉浮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兄之命难违,敢问母亲可否应允我一事?”

张夫人心中砰砰乱跳,手不禁一抖,道:“你且道来。”

甄宓满脸凄凉之色,眼泪滚滚而落,嫣然笑道:“只要母亲答应我见上钰郎一面,女儿便如你所愿,嫁入袁氏,绝不反悔!”

张夫人面色惨白如纸,哆嗦着嘴唇,颓然闭上了泪眼,道:“好!,为娘依你便是。”

李府东厢

内室寝榻帷幄深深,丝幔飘摇,不时传来阵阵咳嗽不断,难闻的药味充斥其中,使人闻之忍不住皱鼻,走而避之。

自从回到李府之后,近日来秦月的病情愈发严重,听说李文已经遍寻北地名医郎中为其诊治,郎中皆言秦月之病非药石可治,早年生了大病,病根深重,再加上南北气候差别大,大有水土不服之虞,病情加重,便是传说中的消渴症。

王钰这才明白郎中所说的消渴症正是糖尿病,而患上这种病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无药可救。

近日来,王钰衣不解带地日夜侍奉于病榻前,服侍母亲起居,希望母亲能够好起来,不过看着母亲瘦弱的脸庞,鬓角隐约可见的几根枯黄的白发,王钰强忍着没流下眼泪,他甚至有点后悔当初北上河北的决定,可是世上却没有后悔药。

王钰舀起一勺汤药,放在唇间轻轻一吹,喂于母亲唇边,道:“母亲,你慢点,只要你好生休养,身子骨一定会好起来的。”

秦月脸色有点惨白,嘴唇有些干裂,却勉强笑道:“钰儿纯孝,为娘甚为欣慰,只是我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往后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钰儿你——”

王钰眼眶一红,道:“母亲放心,你一定会好起来的,孩儿听闻有名医华佗悬壶济世,救治百病,若找到他,定能治好母亲。”

而此时有小婢柳儿匆匆入内禀报,府外有人自称彩蝶的甄府小婢送来一封书信。

王钰接过书信一看,乃是甄宓的亲笔信,与他相约牛首山一见。

秦月得知之后,宽慰地笑道:“钰儿,既然甄小姐有请,你速速前去相见便是,为娘并无大碍,不过有朝一日能够看到钰儿成家立业的话,为娘九泉之下也可瞑目啦!”

次日一早,王钰在樊虎的陪同下前往牛首山,马车缓缓停在西山脚下,王钰走下车辕,令樊虎在山下等候,孤身入山赴约。

牛首山有三峰,主峰牛首峰卓然而立,东峰名曰瑶山,西峰状如竹笋,山上乌桕树连绵不绝。

山不高,山脚至半山腰郁郁苍苍数万株乌桕树,半山以上则是苍翠的竹林,而山巅却是古松掩盖,小亭隐约其中。

而东山一侧,甄宓在彩蝶的陪同下,带着一干奴婢乘马车来到牛首山下梨林边,甄宓望着薄薄晨雾中大片大片盛开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不久前她与王钰在砚山漓上源相遇相爱之事,恍如昨日之事。

一行人逶迤上山,梨林幽香,竹林幽碧,让人心旷神怡。

“钰郎······”

王钰徐徐回首,只见甄宓正红着脸看着他,嘴角却微微翘着,朝霞映在她的脸上,额间颗颗细汗绽放着珠玉般的光泽,她拽着裙摆迈着白丝履,向着他小跑而来。

“慢些,且当心。”

王钰一看到她,之前因为上门提亲受辱以及母亲生病之事的郁结,一瞬间都灰飞烟灭,似乎只要能够看到她的笑容,天地间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黯然失色。

王钰怕她摔着,飞奔而去,伸手一揽,已揽住她的腰,顺势一拉,将她拥入怀中。

甄宓心感受到他浓浓的爱意,紧紧地将他拦腰抱住,生怕会失去,一切如泡沫般破碎。

“宓儿,我想你了!”王钰在她耳边轻声呢语道,“恍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甄宓心尖一颤,缓缓地闭上眼睛,泪珠却从眼角滑落,心中却隐隐作痛,钰郎,对不起,我爱你!此生不见望思君,愿为来生凤和鸣。

王钰似乎感受到她的异常,缓缓松开,双手扶着肩,仔细端详一番,眼角隐隐还有泪痕,问道:“宓儿,可是你母亲为难于你?我——”

甄宓伸出纤指轻捂他的唇,脸上强颜欢笑道:“钰郎,今日我等不提此等不快之事,你好好陪我游这牛首山可好?”

王钰眉宇间舒缓下来,将她的手盈盈一握,颔首道:“好,今日你说了算。”

风起,沿盘肠小道而行,甄宓在前,王钰在后,相隔一步,四月初,将近暮春,阳光绵柔,落叶堆积。二人手牵着,专捡落叶踩,频频回首,一笑百媚生,王钰报以温润的笑容。

穿过盘肠小道,便是西山口,坡上无青石,隐约可见一条杂草小道,王钰唯恐她有失,当即加快步伐,与她并肩而行,而甄府的下人们则在身后远远跟随。

一路上,二人一边互述衷肠,一边拾级而上,直至山巅。举目眺望,看见不远处的山坡下有一大片红白相间的野生花树,花丛之中彩蝶翩翩,穿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