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错别  三国风云之步步沉浮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事过后,你能够吸取教训,人生在世,岂能事事如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之福所依,福之祸所伏,官场之道举步维艰,唯有谨慎,方可步步为营,青云直上。”秦月此刻就像一个浮沉官宦生涯多年的政治老手,不厌其烦地给王钰讲述着,

“母亲金玉良言,孩儿铭记于心,前番孩儿鲁莽无知,惹了不少的麻烦,劳母亲与父亲费心,孩儿之罪也。孩儿不孝,此番前去定会痛改前非,安心做事。”王钰低着头,看着脚尖,一阵沉默之后,躬身一揖,道,

“钰儿,一路上多加保重。”李文负手而立于阶上,不忘叮嘱道,“到了真定再捎信回来报个平安。”

李家萌萌的小娘李婉娘鼓起勇气,怯生生地来到王钰的跟前,抬起头来看着比她高一个头的王钰,睁着亮晶晶,圆溜溜的大眼睛,眼中尽是不舍之色,甜甜道:“三哥,你归家不过数日,为何匆匆又要远行?”

王钰正欲伸手摸摸她的脑袋,才发现在人前难免失礼尴尬,悻悻地收回手,笑道:“婉娘,三哥此行可不是去游玩,而是要入仕,到常山县赴任。”他对这个可爱的妹妹比较喜爱,只是青春期的女孩子难免对男女之情有朦朦胧胧的期待感,王钰和她相处之时,只好保持应有的距离感。

“不知三哥何时回来?”小婉娘眨着无辜的大眼睛,泪汪汪地看着他,问道,

“婉娘勿忧,钰儿即便去真定县做官,亦有探亲休假之时,到时自会相见。”李文一派威严模样,拂着颔下长须,道,

“好了,公子,时辰不早了,我等还是早日赶路为好。”樊虎勒马悬停,上前来催促道,

“时光飞兮,终须一别,你等好生珍重,钰再次拜别。”王钰躬身圈揖拜别,转身接过缰绳,翻身上马。

王钰回首再看了众人一眼,催动骏马,马蹄声在青石路上“哒哒哒”作响,渐渐远去,

人群渐渐散去,李府门口只剩下秦月驻足凝望,王钰远去的背影,不肯回府。

北地的春风稍寒,吹得石道两侧的翠柳簌簌作响,“咳咳——”秦月掩袖,还是止不住咳嗽声,贴身小婢小如忙将一袭轻裘披在秦月身上,劝道:“夫人,春寒未去,小心身体,只是婢子有一事不明,夫人身子抱恙,何以还要钰公子千里远去真定?”

秦月幽幽一叹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钰儿天生聪颖,身负异才,然为人行事尚且稚嫩,此去正可好好历练,我岂能因为自己的病而耽误他的前程?”

小如听罢侧首,偷偷地用袖口轻轻地拭去泪水。

“驾——”

甄府门前下人正在忙前忙后地装载行李,夫人张氏一向规矩森严,下人不敢偷懒,听闻夫人要回娘家,一个个鼓足了干劲,望早日装载好马车,让大伙儿可以好好地喘口气。

“小姐,行礼已经收拾妥当,夫人差婢子前来接你,车架已然备好,可以启程了。”彩蝶步入闺房,上前轻盈地万福一礼道,

闺房中,铜镜映容颜,女子不过二八芳华,弯月细眉,明眸皓齿,睫毛极长,宛如两把乌丝小梳,默默地剪着二月春风的燕尾,与镜中的微风。已经梳妆完毕的白衣女子转过身来,正是甄府的大小姐甄宓,她放下手中木梳,那倾国倾城的美貌让人倾倒,她只是露出淡淡的笑容,点点头道:“那便起行吧!”

豪华的宝顶马车在青石道上缓行,马车内的甄宓静静地端坐在软塌之上,手里捧着一卷书简,正看得津津有味,此书简正是班固的代表作《两都赋》,观史使人明智,足见甄宓的智慧不凡。

正凝神间,马车剧烈地一晃,渐渐地停了下来,甄宓扶着车架才稳住,她掀开布帘,柔声问道:“彩蝶,到底发生了何事?”

“小姐,前方有两个商贩板车撞在了一起,将来路堵住了。”彩蝶探过身来,禀报道,

“宓儿,你无碍否?”前方的马车内传来了张夫人的询问声,

“母亲,我并无大碍,你且放心。”甄宓不忍张夫人担忧,掀开布帘,走到车辕之上,眺望着前方一片的混乱,秀眉微蹙,却渐渐地舒展开来,只见一个身着儒袍的男子,不辞辛苦地弯着腰,将那些散落的货物搬上板车,

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王钰的背影显得格外突兀,甄宓的眸子异彩连连,不知为何内心有个声音在召唤着她往前走,再往前看一眼,于是她忍不住迈开自己的脚步,在彩蝶的搀扶下,施施然地向那似曾相识的背影走去,

那边张夫人见女儿竟然下了马车,大惊失色,女儿乃甄府金枝玉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前番邺城的田公托人捎信过来,言及大将军袁绍有意与无极甄氏结秦晋之好,联姻的对象听说是大将军的二公子袁熙,那袁熙虽然只是嫡出的次子,然而人的相貌是一表人才,倒是与宓儿堪为郎才女貌的良配,再者袁熙公子身份尊贵,贵为幽州刺史,年纪轻轻便统领一州军政,也是河北少有的青年俊彦。

宓儿有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