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晋阳  三国风云之步步沉浮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氏偌大的家业托付于你兄弟二人?若今后你等再如此自甘堕落下去,老夫倒是不介意将家业托付于钰儿,免得来日九泉之下无颜面见李氏的列祖列宗。”

李承与李业伏身于地,皆默不敢言。

“逆子滚出去,眼不见为净,传老夫之命下去,大公子二公子在西厢别院闭门思过,没有我的命令,不准踏出府门半步。”待李文冷静下来,冷冷地下令道,

“诺。”李伯拱手一揖,不忍地看了兄弟俩一眼,袍裾一摆,“大公子二公子,请吧!”

兄弟俩浑浑噩噩地走出书房,魂不守舍地跟在李伯身后,身后一帮家丁拱卫,可见李文管教之森严,不过兄弟二人一回想其适才的一幕幕,同仇敌忾地互相对视一眼,皆可看出彼此眼中的愤懑之色。

“兄长,这该如何是好?父亲利令智昏,竟然要有意将偌大的家业传给那外姓之人,我等才是他的亲生骨肉。”李业气得咬牙切齿,忍不住低声道,

“二弟慎言,切忌祸从口出,为兄岂会坐视我李氏基业落入外姓之手,不过那王钰平时面相和善,恭谦有礼,想不到背地里却是如此心机深沉之辈,处心积虑地讨好父亲,眼下府内下人只知钰公子,不知李公子也,以我观之,此人恐怕一开始便蓄谋已久,欲谋夺我李氏基业,好一个鸠占鹊巢,好算计。”李承眸色阴沉似水,咬碎钢牙道,

“啊?兄长,万万不可让其阴谋得逞,可眼下该如何是好?”李业慌了神,他本就个纨绔子弟,要是没有祖业,在兄长的庇护下,哪里还有银钱供其挥霍,算起来他与兄长李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二弟莫慌,眼下父亲不过被奸人所惑,一时不察,待我兄弟二人从长计议,无毒不丈夫,定要将王钰母子逐出李府,方可绝永世之患。”李承看了一眼远远在前的李伯,眼中闪过阴鸷之色,低声道,“成大事者要沉住气。”

“嗯,我向来以兄长马首是瞻。”李业谄媚一笑道,

而南院之中,王钰本在静心练字,却闻李文相召,不敢怠慢,急忙随下人前来见礼,而在长廊尽头的月洞与李承兄弟不期而遇。

然而兄弟俩的神色不善,在李伯的带领下径直望西厢而去,无暇与王钰问礼,王钰一脸的错愕,错身而过,却没有注意到身后那两对怨毒的眼神。

“孩儿拜见父亲。”

“呵呵,钰儿来了。”眼见王钰前来,李文心情大好,换上一副和颜悦色的模样道,“快起来,不必多礼。”

“不知父亲相召我前来,所为何事?”王钰倒是不见外,开门见山地问道,

“嗯,是这样的,前番虽然用了钰儿的记账法,然整理陈年旧账总归乃繁琐之事,晋阳侯明乃最早跟随老夫的元老之一,只不过近些年来,他负责货栈盈利越来越少,然晋阳地处边地,与北夷比邻,其皮货,马匹互市有利,断断不只如此,故为父欲遣一心腹之人前往晋阳探查一番。”李文期望地看着王钰,道,“却不知钰儿是否愿意担此重任?”

王钰本想拒绝此等繁琐之事,安心读书,但一想到前番受其恩赏,总归拿人手短,他此时体会到了继父精明的一面,难以开口相拒,不如索性答应下来,出去一趟也不见得是坏事,正好当做游学,还能顺便打听一下关于另一块玉璧的下落。

“钰儿愿为父分忧!”

“嗯,为父果然没有看错你。”李文目露赞许之色,道,“放心,老夫会遣一队精锐家丁护卫你北上晋阳,确保万无一失。”

“诺,孩儿定不辱使命。”

“嗯,大丈夫当如是,不过临幸前要给你母亲交代一番,免得她心中挂念。”

数日后,天空晴朗,万里无云,正宜出行。

王钰身着青灰儒袍,跪坐于席上,目光淡然,微微按膝。柳儿跪坐于他身后,用细齿梳梳着那乌黑的长发,而后以窄巾麻利一系,持着青竹冠,缓缓叩于其首,将青竹簪横穿。

柳儿心灵手巧,不急不缓,如行云流水,束冠已毕,后退一步,细细凝视,浅笑道:“公子,婢子已有许久未曾替公子束冠,竟已然生疏,不知尚可否?”

“甚好。”王钰按膝而起,挥了挥衣袖,但觉袍袖生风,衣袂飘飘,让人略感不适,稍一沉吟,走到兵器架上,抓起佩剑,挂在腰上,缓踏两步,轻重适宜,淡然一笑,阔步出门。

柳儿愣愣地倚在门前,看着远去的背影,一阵失神,观那钰公子,行进间步步生风,面上不卑不亢,扶剑而行在正阳之中,浑身上下似玉生烟,俊得简直不食人间烟火,如此风仪岂能不让女儿家芳心暗折?

李府门前,两排翠柳夹道,道上尽铺青石,王钰摆着左右风袖,徐徐而出,一辆马车缓缓停在府门前,不少家丁护卫正在装卸物资,打点行装。

少时,李文陪着秦月在儿女的簇拥下出了府门,身后婢女各色襦裙纷乱迷眼。

秦月拉着王钰的手,泪眼朦胧,循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