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败的经过,说是将军指挥不当,导致惨败,楚王因此发怒。将军此时进城,一定会遭遇不测,还望将军另投别处?”沛公听了刘钊的话,就把宁君不听劝告,坐看司马夷修桥的事儿说了一遍。刘钊道:“现在不是争辩是非曲直的时候,将军可先保住有用之身,然后再慢慢地解释真相吧?”沛公就问刘钊:“先生今日为什么要来搭救我刘某人呢?”刘钊道:“司马夷突然攻来,目的就是要一举拿下留城,然后逼上柱国投降。而将军为了保护留城的百姓仗义出征,此举光明磊落。现在虽然打了败仗,但也堵住了司马夷的兵锋,楚国还不至于大祸临头。现在只有楚王和将军团结起来,司马夷才不会攻破楚国。我只为国家而来,就算楚王知道我提前通报会降罪,但我也不能光顾个人得失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沛公喟叹道:“先生高义,令我佩服!”就把军马驻扎在泗水河边,不再进城了。
安营之后,沛公再三感谢刘钊。刘钊道:“楚王势单力孤,再加上大臣们又擅自做主,我经常忧心忡忡,可惜没有刘将军这样的英雄辅助啊!”萧何道:“我们只想借到一支兵马去救丰邑,可谁料想事情竟成了这样?”沛公也无奈道:“眼下真是进退两难啊!”刘钊道:“最近听说项梁已经过江了,他是项燕之子,一定有强大的号召力,将军为什么不和他联络?”沛公淡淡地一笑,道:“我们素昧平生,怎么能贸然前往?不过这些贵族虽然名望高,但也未必就聪明?”萧何知道沛公说这话的意思:因为他们上次一见到楚王,楚王就问他是那家的公子,所以沛公一听到贵族的后代,就有点心灰意冷。萧何就道:“沛公,我们还是等等,看看明日楚王有什么行动?若是一定要惩治我们,何去何从,就再做决定吧?”沛公就想把刘钊留在军中。刘钊却道:“现在正是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我还要回去劝说司徒和大王重新重用将军,不然司马夷再次杀来怎么办?”沛公听了刘钊的话,很是高兴,就让他先回留城去了。
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沛公就叫军士们点火做饭,人畜都在泗水河里用水。可是因为人多,没有足够的米谷下锅,沛公就叫楚王的军士回留城去。可是军士都不愿意离开,还异口同声地说:“上柱国残暴不仁,楚王也不把我们当人看待,只有沛公能和大家一起说话、吃饭,您真是一位仁德之主,我们愿意忠心追随!”沛公就感动道:“我和你们一样,都是逼得走投无路才造反,大家既然愿意留下,就谢谢兄弟们了!”于是就把食物分给大家吃。将士们勉强填饱了肚子,这时有的人就围在军营里的火堆旁熏烤湿衣服,有的人就已经呼呼大睡了,只有那轮明月和眨着眼睛的星星却还依然在静谧的夜空里注视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