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嘉率军来夺泗水,很快就得到了相县,可是他担心章邯会来攻打,就又派使者来到临济斡旋,准备和魏国结盟。魏王得知秦嘉的意思后就立即召来陈平商议。陈平分析形势道:“现在魏、齐、燕、赵、楚等国纷纷独立,我们的目的是消灭秦军,而张楚王刚刚战败,秦嘉就立景驹做了楚王,人心一定不会归附,况且项梁也已经过江了。我听说项梁是项燕的儿子,以他的名望,岂能臣服景驹?说不定会有不测之事发生。我们应该等到楚国安定下来后,再和他们结盟。”魏王听了陈平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问如何答复秦嘉的使者。陈平道:“请大王也派一位使臣,跟随秦嘉的使者去留城,看看景驹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假如他雄才大略,现在结盟也可以,反之就先应付一下,等待机会。”魏王认为陈平说得非常有理,就派使臣跟随秦嘉的使者一起去留城探察情况。
随后魏王又按照陈平的建议,一边加紧训练军队,一边在外黄修筑防御工事,他们在各个关卡都筑起了坚实的屏障,又派申徒武蒲为大将,皇欣为副将,率领军队向西和李由决战。消息传到大梁,李由就把所有的兵马撤回城中固守,又向章邯报告情况。魏国的百姓听说李由将所有的兵马都撤回了城里,就齐声称颂魏王道:“李由之所以不敢进攻临济城,就是因为大王重用了陈平的原故啊!”
章邯北上,先后占领了固陵和阳夏,他把张楚王的残余兵马全部消灭了,然后向东进兵,过柘县一直打到了栗县。忽然从几个方向传来消息说:陈城再次陷落,吕臣重新占领了城池,羌原退守在柘县;秦嘉推举景驹在郯城做了楚王,齐国又夺了郯城,景驹就来到泗水郡的留县号召百姓,秦嘉也夺取了泗水郡;沛县的刘邦和魏国人争夺丰邑,魏人将丰邑夺了,刘邦只守在沛县;江东有一支兵马也已经过了淮河,听说这支兵马由项燕之子项梁率领。总之现在的楚地,局面真是非常混乱,也没有真正的强敌。”章邯听了这话,就笑着说:“陈胜死了,吕臣、景驹、刘邦都是乌合之众,就算项梁来了,也是群龙无首。”就准备向泗水进发,忽然北方有人来报告,说魏王咎重用了一个叫陈平的人,他们将临济做为首都,又出兵攻打李由,已经包围了大梁城,魏军还在外黄构筑防御工事。”
章邯听了这个报告,吃惊不小,就赶紧召集众将道:“大梁是进入三川的要地,若是魏兵绕开城池进犯三川,通往关中的道路就被截断。道路截断,关中的粮食和消息就无法送到。眼下伪魏才是大患,应该率先剿灭,东南各地只要派一员大将就可以了,楚人不足为虑!”就派司马夷为主将,副将若干人来攻泗水,他亲率大队立刻掉头北上。
这个司马夷,也是秦国非常厉害的一员战将,自从他跟随章邯出关以来来,经常能独当一面,因为作战勇敢,章邯就让他来攻打泗水郡。他率领五万步兵,五千名骑兵,浩浩荡荡的南下了,芒县的楚军不战而降,泗水全郡就震动了。早有探马飞报相县,秦嘉就立即组织军队抵抗。楚军也有几万人,秦嘉就把所有的军士布防在城里。司马夷进攻泗水郡的消息传到了沛县,萧何就来见沛公。可是当萧何见到沛公时,却发现他情绪非常低落。萧何就奇怪地问:“现在秦国的大军将要攻到,而沛公如此消沉,究竟是怎么回事?”沛公就伤痛地说:“都是因为我思念母亲的缘故啊!”萧何道:“您如此恋母,怕不是大丈夫所为。现在探马来报,章邯灭了张楚国后,率领得胜之兵已经打到了栗县。近日又听说他派司马夷进攻泗水郡,虽说有秦嘉在前方抵挡,可是他万一战败了,秦军就会到达沛县。你应该立即召见将领,和大家商议退敌之策啊?”沛公就非常哀痛地说:“我不仅为母亲伤心,也为丰邑的父老担忧,因为他们至今还陷在魏人之手,我的心里很是不安啊!再想想各位弟兄,个个都是好汉,可是自从跟随我起兵后,才几个月的时间,就败得如此之惨,难道这不是我的缘故吗?当初我不愿意担任沛令,就是怕有今日,现在果然如此。以我看来,不如趁秦军未至,先把弟兄们解散了,让大家各自寻找出路吧!”
萧何闻言,大惊失色道:“沛公何出此言?我们已经拉起了人马,现在岂可再回头?战场上的事业从来都是一矛一枪拼杀出来的,打仗那有不受挫的?况且我们为正义而战,为天下苍生而战,您就应该勇往直前。现在几百人的性命都掌握在您的手里,怎么还说这种话啊?您昔日的英雄气概到哪里去了?如果起义半途而废,我们死了也没什么,只是几百个弟兄的性命也要白白地搭上了,而您还要遭到世人的非议,这就是你刘季的做事风格吗?”萧何的这一番话,说得是义正词严,沛公就无话可说了。原来沛公是在试探萧何,现在见他如此坚定,就道:“就算你有决心,也不知道弟兄们是怎么想的?”萧何就激动地道:“弟兄们都想与秦军决一死战,无一人退缩,不信就召来他们,听听真实的情况吧?”沛公这才欢喜道:“刚才只是想试探一下,我岂有退缩之意?”萧何这才转忧为喜。沛公就立即召见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