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四章 叔孙通荐宁君攻丰  英雄问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叔孙通请来后,郡守见他三十多岁的样子,又是读书人打扮,心里很是轻视,就笑道:“先生一身儒服,摆摆样子可以,但一定是得不到朝廷的重用才跑回家的吧?”叔孙通道:“武人靠力,儒者靠智,怎能说我是摆样子的?”郡守道:“既然不是摆样子的,就给我摆平一件事情。”叔孙通心想,现在刘邦的军队围城,郡守一定是有求于他才故意这样说话。就问是什么事情。郡守道:“刘季反叛,已成气候。可他不过是一介亭长,现在居然包围了城池,你有什么办法能够解薛县之围?”叔孙通笑道:“大人不要小看那个刘季,我听说他用三尺剑斩蛇起义,啸聚芒砀山。您以前多次派兵围剿,都没有抓到,而他在胡陵杀了郡监,在丰邑杀了郡尉,又把大人赶到此地,可见他确实是个英雄。您和他斗简直就是以卵击石啊?”

郡守闻言大怒道:“你这狂徒,怎么长他人志气,灭我威风?”叔孙通道:“不敢!我只是说刘季不好对付罢了。”郡守就愤愤道:“你今日必须想办法解围,否则就杀了你!”叔孙通抬头大笑道:“我在咸阳差点儿被杀,好不容易才逃回来,不想你又要杀我!难道我的脑袋就如此值钱吗?”郡守有点不明白,就问:“你为什么在咸阳差点儿被杀?”叔孙通道:“陈胜造反后,山东很多信使向皇帝报告,可皇帝根本不相信他们的话,反而把那些说造反的人全都抓了起来。事后还问我造反的事情是否属实,我只好说没有的事,现在天下统一了,又有圣主君临天下,谁敢造反?山东闹的很凶,不过是一些偷鸡摸狗的盗贼而已,只要命令郡、县出动一些治安人员,就能把他们全部抓起来,何必大动干戈?皇帝听了我说的话,果然很高兴,还赏赐我许多东西。可是我知道山东的起义如火如荼,最终叛军会打到咸阳,那时皇帝自然不会放过我的,因此,我就找了个机会逃回了家乡,总算捡回了一条小命。可见秦帝是多么的昏愦,这样的昏君,为什么还要去辅佐他?而现在围城的刘邦就不同了!听说他有长辈的风度,对人也讲仁爱,又喜欢救济穷人,再加上他豁达大度,老百姓都非常拥护,因此人们都争着去归附。这样的人老天爷都在帮助,何况我们!眼下各郡县的豪杰都杀了上司造反,我怎么忍心去伤害他这样的英雄呢?”郡守听了叔孙通的话,非常生气,当即喝令左右,把叔孙通推出去斩首示众。左右的跋扈小将就三下五除二把叔孙通捆了起来。

县令见此,急忙上前劝阻道:“如果杀了叔孙先生,薛县就完了,请大人三思啊!”郡守于是拿着剑,指着叔孙通道:“你快点想办法解围,否则我就杀了你!”叔孙通心里感叹道:我从咸阳逃出来,就是想有所作为,现在死了岂不可惜。就对郡守道:“我们都是秦国的臣子,刚才只是想试探一下大人是否忠于秦国罢了。既然您一心要救秦国,我有一个办法,刘邦必定一败涂地!”郡守一听这话,才转怒为喜,就放下手中的剑给叔孙通松绑。

叔孙通这才对郡守道:“要刘邦撤围,最好的办法就是再派一支军队去攻打丰邑,丰邑告急,刘邦撤军必速!”郡守道:“这个办法我已经用过,只是刘季那玩意杀回了丰邑,连郡尉都被他杀了。现在相县的兵马都已经调用完了,哪有军队再去攻打丰邑?此计不妥,你再说说看?”叔孙通道:“那就假借他人之力?”郡守更加诧异了,就问借何人之力。叔孙通笑道:“现在魏咎在大梁称王,他经常担心秦军去攻城,因为大梁的外城早被拆除了,所以常有迁都之意,但是没有选定合适的地方做都城。现在我听说魏咎已经派丞相周巿和大将军魏豹向东用兵,打到了方与。丰邑原来是魏王假的转徙之地,曾经做过魏国的陪都,它又远离中原,地处后方。以前始皇帝常说东南有天子气,还派张苍在丰邑修建了一座厌气台,秦国的博士都知道这事。现在大人何不派一个懂得风水的人去游说周市和魏豹,方与又离丰邑非常近,他们一定会派兵攻取丰邑。”郡守听了这话,就惊喜道:“这个办法真是太好了!可我是堂堂的秦国郡守,怎么能向另一个反贼求救呢?”叔孙通叹气道:“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说这话?你不向他求救,秦国的军队在哪里?”郡守沉思了好长时间,就同意了这个办法。又问叔孙通,派谁去游说魏国人才合适。叔孙通就推荐了一个人。

他推荐的这个人名叫宁君,是东海郡的东阳县人。此人天生有辩才,以前也充当过秦国的待诏博士,和叔孙通关系最好。后来陈胜起义,他俩就一起逃到了薛县。等到宁君到来后,叔孙通就把郡守的意思告诉了他。宁君也不推辞,爽快地答应了。当天晚上,军士用竹篓把宁君从城上吊了下去。宁君悄悄地离开薛县,径直向方与奔来。

宁君来到方与,见到了魏国的丞相周巿和大将军魏豹,说:“我是秦国的待诏博士,因为二世昏庸,就跑回了家中。现在山东的豪杰都起来反秦,我也想做点贡献,因此特来向二位献计!”周巿非常高兴,就问有何指教。宁君道:“你们的大王是不是经常担心秦军会攻打大梁城?”周巿不假思索地回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