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得罪您,他如果敢得罪您就等于又树立了一个和秦国一样的强敌,所以我敢断定:陈胜断然不会加害您的家人。”陈余也道:“这话对极了!我也愿意拿性命担保,楚王决不会伤害您的家人啊!”武信君听了,心里便乐滋滋的,还没有说话,就有人跑进来报告:“报!大将军,周文将军的信使到!”武信君听了这话,感到非常惊讶,不知有什么事情,就马上令使者进见。
只见信使满身血迹地走进了大堂,看样子他就二十多岁的样子,身材很矫健,但因为长时间骑马,来到大堂时就瘫倒在了地上。武信君就问他为何如此狼狈。信使张张口,说不出话。武信君就让人端来了一碗水。使者喝了几口,才哽咽道:“大将军,周将军一路获胜,攻破函谷关后长驱直入,一直打到了咸阳以东的戏水亭。周将军从各方面的消息得知咸阳已经没有秦军了,可是先有王贲前来诈降,秦国又把骊山的十万工匠武装了起来,让一个叫章邯的将领率领,他们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突然杀到了戏水大营……可怜我几十万将士都在梦里,大家就遭到了骊山工匠的疯狂砍杀……”使者说到这里,早已泣不成声。武信君大惊道:“周将军是否平安?”使者就把他们出关后又驻扎在曹阳邑的经过说了一遍,最后请求武臣尽快发兵增援。各位将士们听了这话,都感到非常震惊。张耳却淡淡道:“将军一路辛苦,先去馆舍休息用饭,我们马上商议此事。”说完就示意左右,引领使者走了出去。
张耳于是立即向武信君长跪道:“现在武信君称立赵王真是天赐良机啊!”武信君道:“周将军刚败,还等着我们去救援呢,哪还有心思称王?”张耳道:“现在周文打了败仗,陈胜正是用您的时候,请您立即称王,然后再请求他放回您的家人。陈胜害怕我们违抗命令,必定会把家人送回来,所以这将是您成就霸业的最佳时机啊!我听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但愿将军深思熟虑,然后雷厉风行啊!”武信君听了这几句话,大喜过望,就立即答应称王。
大家于是连夜准备王冠礼服,还清扫了郡府的大堂,作为宫殿,又把里里外外装饰得焕然一新,军士和百姓们都喜气洋洋,欢声一片。可是周文的信使被他们管了一顿饭后,就再也没人搭理了。使者听说武臣要自立为赵王,就赶来见他,准备请求他尽早出兵,却被卫兵挡在了门外。使者就跪在地上,仰天痛哭,他无助的哭声早被周围汹汹的称王声淹没了。
三天后,将士们又在城南筑起了一座祭天台,武信君就率领大家来到台下,先祭祀了黑帝,然后又祭祀了赵国的历代先祖。大家就把衮龙袍、冕旒冠给武信君穿戴整齐,一起跪拜道:“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赵王就赐众卿平身,然后在众人地簇拥下来到城中。一路旌旗伞盖遮天蔽日,各种彩旗灿若云霞,赵国的大纛旗迎风飘扬。赵王来到宫中,就封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陈余为大将军,李良为副将军,张强、薛岳为都尉,邯郸人鲍超为司寇,子夏为御史,韩广、郑条为校尉,其余人马各有封赏。封赏完毕后,群臣再次拜呼万岁,声音在空旷的赵王宫里久久回荡。这真是称王道寡一时兴,张耳陈余怀私心;蒯彻遗言浑忘却,毕竟胸中无古今!
武臣称王后,真是春风得意,就立即派使者前往陈城,准备迎回家人。陈王听说武臣已经自立为赵王了,勃然大怒,就立即下令要杀掉武臣的全家。上柱国蔡赐急忙劝谏道:“秦国尚未铲除,若杀了武臣的家人,就会树立一个和秦国一样的仇敌,大王不如派使臣前往邯郸祝贺,先稳住武臣,令其派兵西进,等各路大军消灭了秦国,再问罪也不迟啊?”陈王怒道:“周文已经攻下了函谷关,还有假王的军队在三川郡,不必再用武臣!”这时太师孔鲋也劝道:“‘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武臣自立为赵王,从根本上已经无法改变。现在杀了他的家人,反会增加仇恨,大王何不承认其尊号,和他结为盟友呢?”王植道:“武臣称王,必是张耳的主意,他现在拥立赵王,这也是效仿大王您的做法啊!”陈王听了王植的话,就没有杀武臣的家人,只把使者给剁了。
使者被斩,陈王就想发兵攻打武臣。王植谏道:“大王,现在正是灭秦之际,千万不能自相残杀。以前六国伐秦,就是不团结才导致了各国的覆亡。臣认为现在不仅不能得罪武臣,反而还要护送他的家人到邯郸去。这样做了,武臣必然会感激大王,就一定和楚国连起手来灭秦啊!”陈王道:“武臣只是寡人的一员战将,若不问罪,别人都跟着效仿,岂不是乱套了?”蔡赐道:“大王说的有理,可现在强秦未灭,就请大王做个顺水人情,赐他一个尊号,这样赵王和我们还有同盟之谊。”孔鲋也道:“兵法上有‘一件小事考虑不周全,就会导致全局瓦解’的话,更何况是国家大事!不要以为自己的力量很强大就任意所为,前线的战事无法估量。大鹏鸟能高飞,就凭双翼,若是自损一翼,还怎么能翱翔?假如秦军获胜而突然到达陈地,光凭我们的力量怎么能行?还是请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