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的骊山大陵旁边,建有一座豪华的少府署衙,这里就是章邯办公的地方。章邯是秦国的将作少府,低级武官,负责营建秦始皇的陵寝。他忽然接到朝廷的命令,要他率领徒众前去杀贼。章邯奉诏后就立即走出署衙,先令军士宣读赦免诏令,又亲自骑马来回驰骋,向大家讲明情况。徒众们听说皇帝大赦,都欣喜若狂,一时间,骊山就沸腾了。原来这些被秦国人称为刑徒或者徒众的人,都是在骊山服役的工匠,他们当中有奴隶,有罪犯,但大部分人都是穷家子弟。因为秦法甚严,广大的老百姓稍有不慎就会触犯法网,然后被官府当成罪犯强行征发到指定的地方去服劳役,所以秦国的统治者就将他们称作是刑徒或者是徒众。刑徒是刑犯、罪犯的意思,徒众就是犯人们的意思。
这些工匠由于和外界的隔绝,思想都很单纯,他们不知道被秦国称为盗贼的人究竟是什么人,更不知道这些盗贼和自己有什么两样,只知道立了功就能得到赏赐,还能回家,所以大家都兴奋得手舞足蹈,就争先恐后地加入到杀贼的队伍中来。章邯就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号召起了一支十万人的队伍,他们个个群情亢奋,激情高涨,只等章邯一声令下,就会倾巢出动,把那些称为‘罪大恶极的盗贼’全部杀死,或者把他们的脑袋全部砍下而后快。这些人又因为长年的艰苦劳作,还锻炼了坚强的体魄,所以看上去勇力过人,永不知疲倦。
朝廷派人还向他们送来了数万件兵器,章邯还把那些没有埋进秦陵地宫的兵器也发给了工匠。但远远不够,就立即打造,必须让每人都有一把武器。骊山的铁匠都是非常优秀的,他们长年在这里烧制兵马俑,煅造各种器械,所以技术都很精湛。当王贲要章邯袭击义军的命令下达到骊山署衙时,这里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了。章邯从信中也知道了王贲冒着生命危险去诈降,目的就是为了麻痹起义军。章邯见秦国赫赫有名的老将军都以身赴险,视死如归,就感动得五体投地。于是将队伍分成两部分。他和三弟章豨率领一部分,等他们将义军分割包围后就向西和中尉军一起剿灭最精锐的义军先头队伍。他的二弟章平和四弟章渠率领另一部分,等分割包围后就向东追杀。章邯又和杨熊约定:今夜秦军先射出火箭,将义军的军营点着后,他再发起总攻。章邯随后就率领队伍从戏水东岸向北进发。
这天晚上,在义军的大营里,周文等将领和王贲尽情地饮酒,肆意的狂欢,人们都沉浸在成功和快乐的喜悦之中。就在大家置酒高会之际,周文突然又收到了好几份从秦军那边偷送过来的礼品和信件,其中一份信的内容是这样写的:
楚大将军周文麾下,自从你们入关,其攻势如风卷残云,秦国的灭亡,就在眼前。我们都是秦国的将领,听说朝廷准备投降,如果您想提前进攻,我们可以做内应。等您的军队进入咸阳后,可千万不要忘了我们。张记、李岳、王福顿首拜上。
周文看罢,叹道:“我听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现在秦将见大势已去,都想各自的出路,这也是人之常情。”就将书信给王贲观看。王贲看了支支吾吾,不置可否。但他心里非常清楚,这是那边故意送的信,是在迷惑周文。而周文已经相信了信中说的话,就传令各营好好休息,明日就要接受秦军的投降。韩琪却顾虑重重,多次暗中提醒周文说:“如果今夜不进军,万一秦国有诈,后悔就来不及了!”周文沉思道:“秦将信中所言非虚,况且王贲在此,岂能有诈?从各方面的情况来判断,咸阳已经是一座空城了,何必忧虑?”韩琪还想再劝,但他看到大家都已经喝醉了,就只好退了出来。
在秦军的大营里,杨熊和司马夷,还有丽邑守将彭审等人谋划到深夜,他们磨刀霍霍,都想大战一场。不过他们今晚真的不忍心发起进攻。原来王贲在离开军营时就向他们下了死命令:只要他诈降成功,就要全体秦军在夜间发起总攻,坚决不能因为他在楚营而改变注意,否则就以军法治罪。秦国的将领见他们的主帅在国难当头如此忠勇,心中都非常钦佩,就走出军营,面朝东方,焚香祷告。他们为王贲祈福,最后还痛哭流涕地请求上天保佑他平平安安。祷告完毕后,就将箭弩、戈戟、便桥等所有的进攻器械全部准备妥当。
义军的大营里,将士们除了狂欢之外,一些不胜酒力的人已经呼呼大睡了,他们都觉得胜利在望,心中的喜悦和连日来的劳顿促使他们睡意浓浓,一倒头就鼾声如雷,人人都放松了警惕。尽管如此,韩琪还是提醒周文道:“王贲是秦国的名将,智谋不在王翦之下,杨熊、司马夷都有万夫莫当之勇,怕是不会轻易投降。”周文道:“戏水是秦国的最后防线,若是明日秦军不缴械,就立即发起进攻,请将军勿虑!”韩琪只好作罢。
当晚天黑后,章邯就率领工匠来了距离义军大营不远的地方,就向军中传令道:“大家只能前进,不许后退。前进者加官进爵,后退者格杀无论!”常言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更何况章邯率领的这十万工匠都是常年从事体力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