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 十八岁(二十四)  普通人也能拯救世界吗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离到学校完成相应的手续还有报志愿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老张跟父母讲了讲,也毫不意外的得到了赞同。

可能自己家里面的人就是这样子的吧,总是比较乐观,或者说在别人比较悲观,比较难以接受的时候总是能找得到积极的部分,总是能找得到劝说自己接受的理由。

只是他们也对于自己儿子这种失魂落魄的感觉表示理解,而且对于他“去同学家里住几天”的想法表示了支持。

那时候的老张还沉浸于高考的发挥失常以及这个暑假所发生的奇奇怪怪的各种事情之中,却也没怎么考虑过他们这么做的理由。

高考对于那时候的老张而言,是件相当大的事情,更何况这件相当大的事情还没能取得一个好结果。

只是对于他的父母而言,也只不过是自家孩子即将度过的后六十年成年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波澜罢了。

不能说不重要,但要说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命运,那也有些过于高看它的影响力了。

到市里和陈木碰面,然后一起到省城坐飞机到她家,老张一路上都没有什么话说。

尽管他平日里也不是个喜欢说话,很活跃的人,但很明显的能看得出来,现在的沉默是不同的。

如果真要做个比较的话,老张惯常的沉默像是黑夜下奔涌的河流,你可能看不到,但能听得到水流动的声音。

但现在这种沉默就像是冬日里黑夜下的田野一般,充满着死寂和荒芜,感受不到一丝生气。

“你这么在乎高考成绩的吗?”,带着些惊讶,陈木难得的开口直接问道。

一个高考考生,的确应该在乎他的高考成绩,而且也应该在乎,倒不如说不在乎才是比较异常的吧。

但老张不应该啊,他应该看的比较开啊,就算在乎,也不应该像现在这样子在乎啊,这显得很不“老张”。

“我也是个高考考生,怎么能不在乎”,最后的反问应该是升调加重的语气,但老张却像是累极了一般,连反问都问的没什么气力。

“为什么在乎呢?”,她笑了起来,看向了老张,却有些认真的问道。

“这还用说吗?”,看了她一眼,有些奇怪于她脸上的笑容,老张反问着,然后准备给出一个答案。

为什么在乎高考呢?

这应该算是个傻问题吧,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

大学学历,尤其是一个好的大学学历,意味着的东西应该是很多的吧。

你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可以碰到天南地北的与你素质类似的人们,并且有相当大的概率会遇到好朋友。

即使不考虑这些,从最功利的角度来讲,有一个好的学历,将来找工作也是相当大的一份助力吧。

无论从任何方面来讲,这不都是应该在乎的理由吗?

只是老张却张口无言了。

这些理由好像很重要,但仔细思量一下,却像是即将脱落的死皮一样,站不住脚。

“怎么了,想不到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吗?”,她的笑容愈发灿烂,带着一种“我早就知道是这样的”的奇怪样子。

“因为它能带给我比较容易的,比较好的人生?”,自己都带着些疑问,但老张却也算是说了出来。

他家庭富裕,并不是什么贫寒子弟,他学习成绩很好,还是那种这个时代少有的以天下为己任,很有家国观念的少年。

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实际上从出生开始就是比较简单的模式。

尽管没达到大富大贵的水平,但他的家庭一样可以保证他不需要去像他爸爸小时候一样打些零工补贴家用,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学费,甚至关于学习上的东西,他能做到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甚至就算想去上些相当昂贵的补习班和兴趣班,也是完全负担得起的,只是他自己不去罢了。

还有较为开明的父母,尽管时常劝告他少看些某些门类的书,却也从来没有强行禁止过,他也因此做到了博览群书。

政论类,经济类,历史类,传记类,甚至是包含着相当程度上的刺激性内容的书,这些东西让他思考世界的那一刻就比别人开始的早,并且源源不断产生出的思考成果也在让他比同龄人更成熟的同时少走了不少弯路。

知识的确改变了他的命运,至少相较于完全不读书而言,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但这种改变并非是改天换日般的程度,或者说相较于一般人寄予教育的那种“雪中送炭”程度的改变命运,对于老张而言,顶多算是锦上添花吧。

就算只完成义务教育,他也可以作为家里不成器的小儿子厮混上一段时间,然后结婚生子,在老家让父母找份工作,找个对象,买个房子,就那么毫无压力的过上一辈子。

为什么自己要这么努力呢?老张在刚才陈木问出了那个问题之后就开始考虑了。

是为了不被别人看不起,还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