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藏青山有一碑 名叫沈观海  隔座送钩春酒暖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淮关语气精神了些,似乎天生就爱和这书生对仗。

朝歌城的新届进士中,燕青有藏书楼坐落青州,收纳十七万孤本,满腹渊博,最善用典,文学史家蒋公琰属文千万,题字精确细致,论道机敏思辩,殿试上举鼎夺冠,力压天下书生,熟州全真道士-黄公望座下弟子陆坚,善书能诗,富春江上撰写《写山水诀》,连隔壁宋国皇帝都曾力夸:笔力不俗,惜不是我大宋才子,这般人物尚且屈居第六,其余九位又岂是省油的灯?

经过乡试会试层层筛选后,赴京赶考的士子仍有七千之多,每隔三年春时,京城御道上络绎不绝,堪称大唐权贵尽云集,豪门望族的怀志青少,名师大家的得意高徒,官僚世家的聪颖公子,更有所谓皇亲国戚、儿女亲家,哪个不是众望所归,哪个不是壮志凌云,可偏偏被他这个草根摘取探花,俯瞰天下繁华,连一向迂腐的老尚书令-张于忠听闻有草民入殿,立马向手下官员打听府邸,火急火燎登门拜访,畅聊半日,深感此子文如其人,不禁上奏道:堂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

尽管明知自己斤两,沈庆文还是没脸没皮随口一句:“我不善科举!”

“切”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