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琳很好奇,这个“魔镜”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试衣镜?
装修镜?
探查镜?
……
看了萧十的课题刚要和他列举的商业适用场景,康琳甚至产生了一种生活在未来的错觉——这东西真的是今天就能做出来的吗?
虽然VR、AI等技术已经被提出来很多年了,但各大企业相关的研究依然是管中窥豹,所出产品要么是噱头,要么就是凑热闹蹭热度,有实用价值的少之又少。
就像各类语音助手,实际真正实用的技术还是程序判断,程序回应,所有的回答都是预先设定和存储的,只不过是设定的多了就好像什么都会似的。哪有什么智能可言。
还有什么VR看房,不就是照了一张360度的照片,可以点击旋转吗,那也能叫虚拟现实?
包括体育演播室里的虚拟AR球星,看起来倒是像那么回事儿的,会蹦会跳的,但这就是增强现实?拜托,稍微强大的一点儿的增强现实至少也应该具备与人交互的基本能力,而不是僵硬的在那蹦来蹦去。
“课题不错,不说真正做到,哪怕你只能把课题纲要里描述的场景实现三分之一,特等奖也是妥妥的!”康琳惊讶了好一阵儿,给萧十发了一条微信。
“英语翻译的也还挺像回事儿,也不知道找谁帮忙搞的!”康琳嘀咕道。
作为辅导员,她对萧十还是很了解的,几次英语考试都是六十分,这估计还是英语老师给面子的结果,康琳根本不会去想这东西竟然是萧十自己翻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