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顿时笑的前俯后仰。
待这些孩子们笑够了,吴梦正色道:“自然课就是让大家逐步明白这世间一切事物的来龙去脉,这雨水从何而来,最终又流向何处,日后我等会作些实验来向大家讲述。”
“好,从我等百姓身边之物说起,先看看这些物什,你们都认识否。”
吴梦边说边打开盒子,拿出一些稻谷和蜀黍、麦子、各种蔬菜的叶子,一样样展示在学童们面前。
这些孩子们大部分都是农家子弟,即便像丁进文这种地主子弟,从小也接触过农活,可不是那五谷不分,六体不勤的官宦子弟。
他们七嘴八舌的说道:“都是日常吃的稻谷、麦子、蜀黍、还有菘菜、萝菔、韭黄......”
“既然大家都认识,那某来问问大家,这些食物吃进了我们的肚子以后会怎么样。”吴梦笑着问道。
“能把肚子填饱。”
“多吃能长胖。”
“还能长高。”
“多吃点力气也大。”
忽然间又是一个突兀的声音响起:“吃的多拉的也多。”
课室里安静了半晌,学童们又是一阵爆笑。
“刚才那位学子说的很对,吃了就要拉,这没什么奇怪,那某还要问问,这拉出来的又上哪里去了。”吴梦又开始发问。
“都拿去沤粪了,然后放到田里。”这个难不倒农家子弟。
“把沤粪放到田里有何作用。”吴梦继续追问。
“庄稼吃了长的更快,打的粮食更多。”
“那粮食多了是不是你们可以吃的更多,按刚才那位学子的说法就是拉的也会更多,那沤粪也更多,可以种植更多的庄稼,又可以打更多的粮食.......,这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你们知道吗?“吴梦道
学童们齐齐摇头,吴梦笑道:“大家想不想知道?”
“想。”学童们齐齐回答道。
“想就要把这门功课学好,《论语》、四书五经这些要读好,但不是说这些书读好了就有用,凡我等大宋学子,应当知晓天下事物的来龙去脉,才可为大宋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并非一本论语能打天下。”吴梦道。
丁进文举手问道:“请问先生,可夫子说,开国宰相赵普赵相公曾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又是何解。”
吴梦反问道:“学好《论语》能不能种好田?”
“不能。”丁进文摇头道。
“那假若你丁进文日后科举高中进士,朝廷差你为一地知县,你最首要的事情是什么?”吴梦继续追问。
丁进文想了想,答道:“当劝课农桑。”
“好,儒学学的很好。那劝课农桑是靠嘴皮子说的有用,还是沤粪增产对百姓更有效?”吴梦还是提问。
丁进文搔了搔脑袋,想了半天才道:“恐怕还是增产更有效。”
吴梦笑了:“这就对了,既要用《论语》来约束自身,教化百姓,也要有实际的法子让百姓们得到实惠,这叫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座的诸位日后有不少想去科举,一旦喜登金榜,得授官职,那尔等更要学好《自然》,造福于民。”
学童们叉手行礼道:“谨遵先生训示。”
吴梦用一堂自然的启示课仿佛打开了一扇窗口,让学童们对身边万物的互相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
吴梦故意留下的悬念勾起了学童们了解大自然的兴趣,从这一刻起他们将来必定和传统教育的儒家弟子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