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历山大.戈尔恰科夫公爵看来想要让俄国彻底改变落后的面貌就不能采取当前改革派这种缝缝补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补锅策略。
俄罗斯这个破锅子实在是太烂了,说不客气点就是千疮百孔四处漏风。越是打补丁那破漏就越多,补到最后除了获得一个什么屁用都没有的丑到爆了破锅啥也不会剩下。
俄国的问题完全就是结构的问题,从上到下哪哪都有问题。只有推倒重来俄罗斯才能浴火重生!
说白了他觉得俄国需要的不是改革而是一场彻彻底底的革命!
不革掉旧制度和保守派的命一切都不会改变。改革就是涂脂抹粉,就是让奥尔多夫公爵一样自认为“开明”的人苟延馋喘罢了。
结果呢?结果就是俄国依然被一群新“保守派”所掌控,可能这些人会稍稍做出那么一丢丢改变,但本质依然还是守旧的,依然是换汤不换药旧瓶装新酒。
那么是不是说亚历山大.戈尔恰科夫公爵之所以不完全倒向改革派是因为他更激进更革命呢?
恰恰相反,实际上他跟奥尔多夫公爵是一样的。他怎么可能更激进更革命?
知道怎么样让俄国变得更好一回事,而会不会那么去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历史上有太多人知道什么路才是对的,但偏偏就是不选择那条路。原因就在于他们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为了个人的利益他们才不会去做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是聪明的人就越是会“投机取巧”,因为他们是在太聪明了,聪明到自认为看穿了一切。
这样的人永远都只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路线,因为就算大局真的崩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也能找到新的出路,才不用担心未来没有好日子过。
只有不那么聪明而又意志坚定且有理想的那一类人才会选择“正确”的道路,他们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
永远不要对太聪明的人抱有期待,因为他们往往只会让你失望!
亚历山大.戈尔恰科夫公爵这个聪明肯定不可能去革命的,所以对于真保守派奥尔多夫公爵他很宽容,肯定会给人家留面子,果不其然他很快就岔开了这个话题:
“乌克兰那边的事情,尤其是米哈伊尔那边还需要您多照应……他对政坛中的弯弯绕绕不是那么敏感,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小人蒙蔽,还希望您多多照应他!”
乍一听好像亚历山大.戈尔恰科夫公爵这是疯了,米哈伊尔亲王可是堂堂乌克兰总督,在那边大权独揽,谁能照应他?
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米哈伊尔亲王是总督不假,权力很大也不假,但是乌克兰可不是他说了就算数。
更何况他久在军界跟官场不是那么熟悉,对官僚们的那一套不是特别了解。这就需要有明白人给他道破其中的奥秘,将那层窗户纸给捅破。
而奥尔多夫公爵无疑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了,他熟悉官场的运作和潜规则,有他在一旁拾遗补缺相信米哈伊尔亲王会轻松不少。
对此奥尔多夫公爵是欣然接受,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同戈尔恰科夫兄弟搞好关系。未来不管是改革派赢还是保守派赢亚历山大.戈尔恰科夫公爵一定会站在胜利者的阵营内。
跟着赢家走自然弯路就少,他都一把年纪了怎么可能胡乱去下注赌未来?
“乌克兰的问题很复杂,”奥尔多夫公爵缓缓说道:“千头万绪牵扯甚多,如何处理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关系更是重中之重,我的朋友,您必须告诉我这其中的分寸!”
这其实就是询问底线了。
讲实话这个问题亚历山大.戈尔恰科夫公爵也很棘手,甚至他也还没有下结论。毕竟现在的形势还很不明朗,分寸很难掌握啊!
好一会儿之后他才回答道:“暂时灵活处置吧!等乌瓦罗夫伯爵这边的结果出来了,我觉得就能得出结论了。”
奥尔多夫公爵并不意味这个结果,换做是他也会等待乌瓦罗夫伯爵尘埃落定。谁拿下最大的蛋糕,就基本知道未来保守派的基本走向了。
“您觉得谁会笑到最后?”
亚历山大.戈尔恰科夫公爵吁了口气道:“谁能笑到最后?你是问我究竟是巴里亚京斯基公爵吃到大蛋糕还是波别多诺斯采夫独占鳌头对吧?”
奥尔多夫公爵笑了笑道:“算是吧!他们之间的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了,谁赢谁输将决定大局走向啊!”
亚历山大.戈尔恰科夫公爵摇摇头道:“我倒不认为这是什么决战!我认为他们之间的竞争将会一直持续下去,陛下不会允许他们分出胜负的!”
亚历山大二世不允许分出胜负?
奥尔多夫公爵心中吸了口凉气,如果是这样的结果,那么未来保守派内部将不得安宁啊!这样做真的好吗?
亚历山大.戈尔恰科夫公爵斜了他一眼道:“因为这对陛下最有利!”
稍微一顿之后他感叹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