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未雨绸缪  重生之家有余财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海底捞是一家著名的全国连锁火锅城,但它的出身,其实算不上根正苗红。

因为众所周知,火锅的发源地是在北方,但是集大成者,却是在山城。

尽管一直以来都有川渝不分家的说法,而且川渝两地的菜式也早已经融合到不分彼此,但在绝大多数人眼中,山城的火锅仍然比蓉城更正宗。

每每当川渝两地的人说起火锅时,山城人民总是自豪地说:“只有来山城,才能吃到正宗的火锅!”

而蓉城老百姓往往是无力辩驳的。

所以说就连和山城一衣带水的蓉城火锅都不被放在眼中,更何况只是从川西一个小小的叫做简阳的地方出来的“海底捞”?

因此在一开始的时候,海底捞是很不被人看好的,就连它开的分店,也是识趣的避开了山城这座号称火锅之都的城市,只是专注的往其他城市发展。

但是渐渐的,人们发现海底捞越做越好,他在全国总共开了一百多家连锁店,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营业额上,都已经远远超过了山城最大的那几家连锁火锅城。

后来它更是“反攻”山城,在山城的地标性建筑朝天门码头,开启了自己的第一家山城分店,并且一开门就赢得了满堂红。

山城的老百姓从最开始的不屑一顾到后来的“真香”,这当中,到底有什么秘诀呢?

其实海底捞靠的一不是味道,而不是宣传,它的秘诀只有一个——服务至上。

海底捞的服务变态到什么样的地步呢?

据说一个顾客如果是在下雨天进入到海底捞,服务员发现您的鞋子湿了,他会马上拿出一双拖鞋来帮您换上,等到您吃完饭离开的时候,会发现你的鞋子已经被烘干,而且贴心的提醒您请换回自己的鞋子!

有顾客甚至开玩笑说:去海底捞吃饭,服务好得就差帮你付钱了!

正是靠着这样无微不至的服务,海底捞虽然一直被称为“味道一般”、“价格死贵”,但它总是开一家火一家,15年间开遍了全国大大小小五十多个城市,总共有100多间门面,年营业额一度超过了30亿人民币,2018年5月17日,海底捞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截止到2019年10月底的时候,它的市值已经超过了2千亿港币!

一家火锅店,能够做到市值2千亿,这已经可以算作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了!

而曹印虽然没法赋值海底捞的成功——毕竟他也不会熬火锅底料,但有一点他却是可以复制的——那就是海底捞的服务至上的理念。

他为什么这么推崇这种理念呢?

其实倒不是他天生皮贱,喜欢干这种伺候人的事儿,实质上他也是在未雨绸缪,为将来的竞争做准备。

之前我们已经说过,饮食行业是一个门槛极低的行业,尤其是像荤豆花这样没什么技术含量,普通厨师只要看上一眼就会做的菜品。

如果生意不好还没什么关系,但现在曹印他们的生意一开始就火爆异常——这种情况下,绝对很快就会出现跟风者。

而且这些跟风者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们可能另有绝技,又或者为了竞争会在其他方面动歪脑筋,如此一来,曹印他们叔侄俩即将面对的,就是激烈竞争的战场——想在这种惨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如果没有一点儿超出别人的地方,那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可是曹印一日三省吾身,发现自家的小店有什么超出别人的地方呢?

没有,什么都没有!

他家的豆花虽然是祖传,但豆花蘸料也不是什么高科技的东西,人家只要随便吃上两次,就能把里面的佐料分析个七七八八,而点豆花的技术,更是人尽皆知,谁又能保证别家点出来的豆花不会比他们店的更好吃呢?

所以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全都认认真真的审视了一遍之后,曹印发现,自家的小店若想从日后激烈的竞争中胜出,那么他们只有一个办法可想——就是用比别人更好地服务,来留住更多的回头客,创造更好的口碑!

在这一点上,海底捞已经给他做了明确的示范,所以他也没有什么好多想的,直接按照海底捞的那一套来就行了。

而海底捞的员工服务第一准则就是:无论任何时候,见到顾客一定要保持微笑!

微笑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降低陌生人的戒备心理,而且微笑可以让人保持愉悦的心情——在饮食这个行业,保持愉悦的心情去用餐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会决定拟对一家餐馆的印象和评价。

其实大多数的餐馆,在做到一定程度之后味道都会变得大同小异——因为现在大多数的厨师都是流水线的作品,而人们吃惯了山珍海味之后,对食物的味觉敏感度也开始变得越来越低,没有说哪家餐馆的菜,能够符合所有人的口味,也没有说哪家餐馆在口碑上,能够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

所以真正决定人们对一家餐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