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此路不通  重生之家有余财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曹印其实也想过走马云爸爸的路,让马云爸爸无路可走。

但这件事在他脑海中出现没有超过五秒钟时间,就很快被放弃了。

因为阿里巴巴和淘宝的出现,都需要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前提——家庭个人电脑的普及以及网银支付方式的革新。

毕竟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淘宝,甚至后来的天猫、京东、拼多多之类的一系列公司,都有一个很大众化的称呼——网购。

如果连网都没有,你购什么?

97年这阵,倒不是说电脑还没有出现,可是整个中国,拥有的个人电脑数量绝对不会超过100万台,事实上,那时候就连京广沪这样的发达地区,网吧业务也才刚刚兴起,而像江城市这样的三四线小城市,甚至连一间像样的网吧都没有。

在曹印的记忆力,江城市第一家网吧就开在距离他奶奶家不到五百米的地方,当时是一个小的饭馆改造的,总共拥有电脑8台,能玩的游戏只有《三国群英传》、《铁甲帝国》、《金庸群侠传》,以及麻将、扫雷等等。

一直到1999年,曹印高二放暑假期间回到江城,才看到正式的第一家上规模的网吧,拥有电脑数量5,60台,大部分被玩QQ的青少年占据,曹印就曾看到过一个9岁大小的女孩儿,坐在一台电脑前跟人聊QQ,双方的聊天内容是:

“你今年多大了,我们交个朋友好吗?”

“去,我才不跟你这样的小屁孩儿交朋友呢,我女儿都6岁了!”

而那个说他女儿都已经6岁的人,就是那个看上去才不过9岁大小的小丫头片子!

从那以后,曹印就再也不在QQ上结交陌生的朋友了,因为你真的搞不清楚,坐在你对面的到底是人是鬼,还是一只满口胡言乱语青色到嘴角的绒毛都没褪光却张口闭口老娘老子的小丫头片子……

电脑没有普及,网购的事情当然也就无从谈起,既然没有网购,那马云爸爸的路,显然就走不通了。

所以曹印觉得,现在要想创业,最好还是要搞实业。

毕竟网络科技公司的硬件条件还完全不成熟,金融市场他又不懂,不搞实业还能搞什么呢?

不过搞实业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毕竟众所周知,搞实业是需要一定的资本来启动的。

如果你想酒厂,你总得有资金买设备请员工吧?如果你想搞纺织,那你也得花钱进原料请设计师吧?再不济就算你只想开个卤肉店——你总得有钱租店面、买卤料吧?

可现在曹印什么都没有,他也不可能开口去跟父母要——谁能相信一个14岁从来没离开过江城市这块指甲盖那么大小地方的少年,一张口就要几千上万的去创业?

所以曹印真的很烦恼,他现在是既却资金,又缺项目,重生之后一切虽然都想的很美好,可是当真的想要付诸实际的时候,却又发现好像什么都没准备好,重不重生的,好像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意义了。

不过曹印的这些烦恼,曹妈当然体会不到。

她只是在听到曹印说考完后要去奶奶那里住一段时间,当时就把眉头皱了起来。

她倒不是和曹印的奶奶之间有什么婆媳矛盾,只是觉得曹印才刚刚考完一科,连后面的六科考试都还没结束,就开始考虑起放假的事了——这会不会太膨胀了?

考虑到自己儿子一向都是这样自负,曹妈便不由得有些担心,忧心忡忡地对曹印说到:

“去什么奶奶家,这才刚考完一科——我跟你说,你可千万不要大意,这次要是考栽了,你爸那里,你懂的……”

曹爸是个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老实人,他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因此教育曹印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好办法,就是一个字——打!

不听话要打,调皮捣蛋要打,考试没考好要打,反正从小到大,曹印身上没少挨他的尺子,屁股都快被打出一层厚厚的老茧了——这也是后来曹印和曹爸之间关系十分僵硬、甚至一度闹到差点儿断绝父子关系的隐藏伏线。

前一世曹印对曹爸是又恨又怕,直到年岁渐渐增长之后,才隐隐约约明白他,也对他的那些苦心孤诣有了一定程度的谅解。

但这一世,曹印根本就没把这件事当回事儿,在他看来,他心理年龄都已经超过30岁了,和曹爸之间,也基本有了平等谈话的底气跟条件,他觉得自己肯定不会再像上一世那么倒霉,一天被个排球似的打来打去。

有话好好说嘛,就算是父子之间,有什么事是不能通过沟通解决的呢?

因此对于曹妈的“威胁”,曹印也并不在意,只是信心十足的摆了摆手,对她说到:

“你放心吧,这次的考试肯定没问题,你就等着回家听我的好消息吧!对了,放假去奶奶那儿的事,你到底答不答应啊?”

曹妈听他如此自信满满,又看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一下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