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分数,他大概只需要缴纳一万多块,就能念上一中。
可偏偏曹印又太骄傲。
要知道,那时候的一万多块和现在的一万多块可不一样,那时候曹印的父亲已经入厂工作二十几年,可一个月的工资也才900来块,加上他母亲在附属工厂打工的钱,两人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都没超过1800块。
一分=1000,这一万多块钱,几乎就等于他父母加起来快一年的工资了!
曹印觉得是自己发挥失常,才导致没能考上一中,不能让父母来买这个单,而且父母又不是什么有钱人,为了存点儿钱省吃俭用,自己这一下就要花掉他们一整年的工资,让曹印有种难以开口的感觉。
更何况他自己也认为,考上一中并不就等于一定能考上大学,同样的,考不上一中也就不等于一定考不上大学。
二中、三中不也是江城市的重点中学?
到哪里读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凭借自己的努力,笑到最后!
于是曹印拒绝了父母交钱上一中的提议,决定去念稍逊一筹的三中,哪怕三中的教学质量和升学率明显不如一中高,但他相信以自己的努力,照样可以比那些考进一中的学生成绩优异,甚至能比他们考上更好的大学!
事实也证明曹印的自信并没有问题,因为后来高考的时候,他确实考了他们那一届子弟校学生中最高的分数,那些交钱去念一中的学生,也没有哪一个成绩能比他更好,比他考上了更好的大学。
可问题是,曹印当时并不知道,因为他自己的骄傲和自尊,他到底错过了什么——
那个后来令他一直念念不忘,甚至令他有些着了魔一样的女生啊……
而且三中和一中最大的不同是,一中位于江城市最繁华的市中心,无论是信息量、跟外界的接触、对新鲜资讯的接受速度,都不是远离市区、完全封闭化管理的三中所能媲美的。
当时曹印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等到他真正大学毕业进入社会之后,历经磨炼,见识日益增长,并且明白了很多道理和社会经验之后,再回过头看看,才发现自己在三中那几年,除了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其实和这个世界是脱节的。
单纯的学生生活虽然美好,可很多时候,见识远比书本上的知识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