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宪和说,刘太守发现黄巾贼的踪迹,已接近幽州境内,预估不出五日,黄巾贼便抵达涿县!
战事将至,太守已经下令,任何乡野之人,都要在两日之内回城待命。并且接下来任何要出城的人,都押下严查,不得放行。
如果要回青州,则需收拾妥当,立刻出发,否则守兵来时,免不得一顿纠缠。
若是留下来,那自当加入义军,助太守破幽州之敌,再解青州困局。”
叔叔嘴巴丝毫不停地,把听来的消息全都讲出来,包括贼军的位置、太守的应对、稍后的打算,然后眯着眼盯着班丘,似乎在等待回答。
班丘一脸懵,回答道:“那就加入呗。”
叔露出了痛苦且无奈的表情,叹口气,不想说话。
班丘撇嘴以对。
因为叔的语速巨快,他只能勉强听懂一点,但是其核心意思还是了解的。
黄巾军快来了,要不走,要不留。
那答案很简单啊,当然是留下。既然要留下,为什么还不参加义军,上阵杀敌?
不知道为什么,叔叔作为一个武艺高强的人,会这么抗拒上战场这件事。班丘有想过,会不会是自己身上的问题,才让叔叔如此顾忌。
因为自己是班家唯一的亲生血脉。
在昨夜刺激出自身那如同星辰般的玄幻力量之后,他的脑海中再次回忆出不少从前的记忆,有少时的经历、有父母的面容,其中最为深刻最为特别的就是,长子班黎,其实是别人过继给父亲的。
这种狗血剧情,让班丘很羞耻,很无言。又让他忍不住猜测,会不会是作为叔叔的班丘,心里觉得自己是父亲唯一的亲生血脉,而对自己的生命安危尤其在意,不能出现丁点意外呢?
尤其是在张角这件事情之后?
所以他要趁机会难得,一举解开叔叔的偏见,咬定‘我要上战场’的既成事实。
“叔叔,别犹豫了。这次带领黄巾贼的,又不是张角,只是个名不经传的将领,不会出意外的。”班丘追答道,“再加上,我与刘备、张飞,三人一见如故,有他们仨……两人在场,凭我一身武功,又何必怕那黄巾贼?”
“呵,你倒想得轻巧。‘凭你一身武功’?能在战场有何作为?’叔怒其不争道:‘刘备有急智、敢用兵,张飞年纪轻轻,名扬四方,他们两人在战场上的造诣,凭你那不读书、懒练功的性子,怎么追的上?”
“叔这么清楚?”班丘嘀咕道,“名扬四方不都是杀出来的吗?”
“呵。”
叔又是一声冷笑,摇摇头,很是无奈。
“叔不是有意贬低你,可你从小就是如此,太自以为是。以为拳脚功夫便能打遍天下。
这世界上,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神将都有力竭而亡的一日,我等凡人又怎敢说敌万人而不惧。
况且……太守刘焉,我略知他的底细。他身为汉室血脉,却信奉仙家长生之道,并痴迷于此。这种人决不可信。”
神将?汉室血脉?长生之道?
班丘隐隐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正想问什么,这时一个少年冲进屋子里,急忙喊到:“班叔,来了来了!”
是昨天跟着刘备的那个少年。
“什么来了?”
“终于来了。”
两个人同时回答。
班丘看着叔叔,叔叔拍拍他的肩膀,沉声道:“说得很多,你不信。接下来好好看看,自己判断太守是什么样的人吧。”
话刚说完,一位身材修长,面色白净,留着两撇小胡子的中年人就走到门口,拱手道:
“久闻洛阳班杨班将军大名,力能缚虎,枪如蛟龙。仅凭七百兵卒,一身武功,就能杀的三万反贼抱头鼠窜。今日事情匆忙,拜访有失礼数,还请将军勿怪。”
………………
刘焉这个人,乍看上去,是一种随和、面庞稍显富态,带几分超然气质的形象。但是班丘注意到他的眼睛,瞳色深邃,本来就不大的眼眶,还微眯着扫视叔侄两人,像是在审视物品一般。
进门之后,他很是直接地走到叔的面前,闲聊片刻后,说有要事相谈。
班丘顿时明白了刚才所说的意思。
刘焉的身上,总有一种阴森的气息,让人不舒服。班丘不自觉地想要避讳,于是与叔叔对视一眼,得到肯定后,主动走出屋外。
屋外阳光亮眼。
太阳下,一队十人的守卫,穿着暗银色的铁甲,持立高人一头的长枪,整齐地列在两侧。见到有人出来,顿时齐齐转头。
班丘:……
压迫感好强。
刘备正在院外,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和附近的村民们聊天。见到班丘,立刻招手示意。
“事发突然,我刚才未能离开,因此让宪和先行一步,将消息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