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飞老师向李梦泽推荐的四本书里,唯独没有被店员找到的那一本,是家喻户晓的世界名著,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故事讲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在一次蒙面舞会上一见钟情而坠入爱河,却因为彼此家族之间的世仇,不得不选择私奔,最后阴差阳错地双双殉情而死,从而化解了两大家族之间怨恨的凄美爱情故事。
虽然这部作品并不是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一,但因为其中描绘的男女爱情太过深入人心,所以知名度并不亚于它们,曾多次被改编成话剧、歌剧、电视电影及一系列的衍生作品。
几乎所有的书店和图书馆都能够买到或者借到莎翁的这部著作。不仅仅是原版的新书,就连翻译本也有很多译者可供读者选择。
但李梦泽对比起已经买下的三本书,市面上的那些显然是远远不及彭老师做过笔记标注的二手书有阅读价值的,就这么错过也未免太可惜,所以她才会选择留在店里,再仔细找一下。毕竟书是用来阅读和学习的,不是摆在书橱里附庸风雅的装饰品,重要的是书本里的内容,而不是它外在的表面。
“Don'tjudgeabookbyitscover.“这样一句英语谚语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如果说这本《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和书单中的其他三本书一样,都曾经是彭老师的藏书,那么它极有可能也是被白色挂历纸包着的,照着这条线索找说不定能快一点找到。
李梦泽给家里打了电话,说自己正在红砖街的书店买书,会晚一些回家后,就开始着手找书。
她看了看眼前的四个大书架,颇有些为难。自己个子不高,一个人找的话,没有梯子肯定是不行。
既然男店员确定书没有被卖掉,而且他也已经在书架上很仔细地找过一遍了,那么极有可能是放在了房间的其他地方,比如说四周地上的箱子里和那张堆满了东西的长条木桌上,先从这些地方找起来会比较好。
那张木桌子上像堆积木一样地堆了有三四层书之多,大多数是一些二手的参考教材书籍,找起来其实也挺费劲的,但是总比踩在椅子上,从高高的书架上找书要轻松不少。
除了纸质书以外,当中还夹杂着些黑胶CD唱片、游戏光碟、服装化妆品杂志和明星海报什么的,普遍都是像李梦泽这样的年轻人会喜欢的类型。但她此刻只是一阅而过,并没有因此分心找书。
无意之间,桌子上的一本书引起了李梦泽的注意。书名叫作《证券从业考试全真模拟题库大全(上)》,是一套专业证书考试习题集的上册,拿起一看,书背面标价为三十块。这本书好像刚刚就在什么地方见到过。
她仔细地回想,好像想起了什么,俯身在墙角的书堆里寻找起来。
果然和上册拥有相同封面的习题集下册立刻就出现在了她的手中。
这不就是刚才小男孩想要买,却被店员一口拒绝,最后扔在了一旁的那本书嘛!
和上册一样,下册的价格也是三十块钱,也就是说这一套书一共要卖六十块钱。
虽然要找的并不是这本书,但独自一人身处店中的李梦泽,还是受到了好奇心的驱使,她随意地往沙发上一坐,开始翻阅起这套习题集。
这不过就是一套很寻常普通的习题集,收录了证券从业考试的一些模拟考试题。
全书总共分成上下两册,上册为题目,下册为题目对应的答案与分析,下册承接上册,书本身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
但是令李梦泽费解的是,这种习题集应该是报考这个专业证书考试的人才会用得到的参考书,而且只有成年的人,比方说大学生或者上班工作的人才有资格去参加这项考试。
按照小男孩的年纪来看,他是不可能去参加这门考试的,也很难自发地对这种与他无关的考试用书产生阅读的兴趣。那么他是出于什么目的,为了买下它而甘愿付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零花钱呢?
小男孩也肯定不是帮别人来买这本书的,因为李梦泽她亲耳听到小男孩自己说他喜欢这本书,这一点连那名店员似乎也没有产生怀疑。
难道说这个男孩是天赋异禀、自学成才了,小小年纪可以破例去参加大人们才能参加的证券从业考试?
就算这个孩子有一万个适当的理由为自己买下这本书,那为什么就偏偏只想买下册的答案,而不买上册的考试题目呢?他光要一本答案有什么用嘛?
李梦泽越想越觉得事情有些奇怪,却怎么也找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小男孩早就跑得不见踪影,只有问当时在场的另外一个人,也就是那名男店员,看看他对此有没有什么说法。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先抓紧时间找到这本《罗密欧与朱丽叶》,眼前这件小事可以先放在一边,回头有空再去细究。
她继续花了十几分钟的时间仔细